乌岩岭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空间格局及群落beta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23:47
按照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标准,于2011-2012年期间在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乌岩岭9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本研究致力于回答该森林样地中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这个问题。首先,分析了该森林的物种组成(如重要值)和群落结构(如区系组成、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个垂直层次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并采用点格局分析结合不同零模型的手段,分别研究了生境异质性效应和密度制约稀疏效应对主要木本植物空间格局的影响。除了在种群水平探讨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外,还通过研究该森林的beta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试图在群落水平上来回答上述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含木本植物47科92属200种。其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杜鹃花科和山矾科等占优势;在区系组成上,热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2.群落径级结构接近“L”型,表明群落更新良好。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偏常态型和波动型等各种形态,且并未表现出种群衰退的趋势;3.生境异质性强烈影响了优势种群的空间格局,使之趋于聚集分布:4.用随机标签零模型的案例对照设计排除生境异质性效应后,密度制约检...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1.1.1 密度制约假说
1.1.2 生态位理论
1.1.3 中性理论
1.2 大型森林动态样地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对象概况
2.1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2.1.1 地理位置及发展简史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和土壤特征
2.1.4 动植物状况
2.2 乌岩岭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概况
3 群落种类组成与结构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3.1 种类组成
3.3.2 植物区系
3.3.3 垂直结构
3.3.4 径级结构
3.4 讨论
4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的检验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2.2 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的检验
4.3 结果
4.3.1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3.2 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的检验
4.4 讨论
5 Beta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木本植物数据的构建
5.2.2 Beta多样性的计算与比较
5.2.3 环境变量的构建
5.2.4 模拟空间变量
5.2.5 Beta多样性的分解
5.3 结果
5.3.1 Beta多样性
5.3.2 Beta多样性的分解
5.4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乌岩岭样地木本植物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文编号:3066065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1.1.1 密度制约假说
1.1.2 生态位理论
1.1.3 中性理论
1.2 大型森林动态样地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对象概况
2.1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2.1.1 地理位置及发展简史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和土壤特征
2.1.4 动植物状况
2.2 乌岩岭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概况
3 群落种类组成与结构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3.1 种类组成
3.3.2 植物区系
3.3.3 垂直结构
3.3.4 径级结构
3.4 讨论
4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的检验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2.2 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的检验
4.3 结果
4.3.1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3.2 密度制约稀疏效应的检验
4.4 讨论
5 Beta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木本植物数据的构建
5.2.2 Beta多样性的计算与比较
5.2.3 环境变量的构建
5.2.4 模拟空间变量
5.2.5 Beta多样性的分解
5.3 结果
5.3.1 Beta多样性
5.3.2 Beta多样性的分解
5.4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乌岩岭样地木本植物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文编号:3066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06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