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小麦条锈病防治指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04:56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对小麦危害较大的气传性病害,在病害发生时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病害流行的基本方法。化学农药在防治小麦病害时,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农药残留及增大防治成本。因此探索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指标为病害合理防治提供参考。为了明确小麦生产中条锈病的防治指标,2018-2019年在四川绵阳和湖北襄阳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指标研究试验。通过条锈菌密度接种和药剂梯度造成病害梯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试验数据得到产量损失模型、病害流行与流行时间模型、药剂防效,推导出小麦条锈病防治指标。其试验结果:1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研究分析中,不同小麦生育期病害严重度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灌浆期病情严重度对产量的相关性最高。对绵麦367和西农979随机区组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两种产量损失模型。其中以平均严重度和产量损失率作为参考依据的产量损失模型如下:供试品种绵麦367关键期模型拟合结果y=0.31948*x2(p<0.0001,R-squared=0.8174);累计病害AUDPC模型拟合结果y=0.60067*x6(R-squared=0.877...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麦条锈病防治指标研究


防治指标与经济允许受害水平在病害流行期时间顺序注:图(a)X(ET)为防治指标和X(ELT)为经济允许受害水平、P1为防治指标对应产

流程图,流程图,锈病,小麦


绪论10确定药剂防效:通常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期都是在小麦扬花期之前施药防治。探索药剂的药效时间和药效期来推导打药行动阈值。1.6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小麦条锈病防治指标试验,主要通过三方面内容进行防治指标的推导,第一,小麦条锈病病害严重度在自然状态下随时间不断增加,因此每隔7天左右的调查病害流行程度,建立流行时间与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增长曲线模型。第二,通过接种密度和药剂梯度造成随机区组小区梯度差异,建立小麦病害梯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键期、病害累积以及顶三叶产量损失模型。第三,在药效试验区待条锈病孢子开始出现时进行三唑酮药效试验,并调查基础数据和7天后药效。根据施药与无药剂的小区防治前后的病害严重度来计算三唑酮药剂对条锈病的防治效果。最后结合对小麦生产大户在条锈病防治中投入的成本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结果推导出小麦关键期防治指标图1-2试验流程图

锈病,小麦,小区


西南科技大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13图2-1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2.5收获测产防治指标试验收获测产:按照小区编号小区小麦全部收获,用网制袋进行收获,收获后放置通风口并且晾晒,待风干到籽粒轻松掉落时然后人工脱粒,再晾晒。最后按照编号称量小区实际产量。单株小麦:收获时按照一袋一穗一牌标准,风干后测产。2.6统计与分析方法2.6.1分析方法工具主要使用软件Office2013、SAS9.4、SPSS24、RStudio和origin2017数据分析和绘图软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药施用的时空演变[J]. 郭利京,王颖.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4)
[2]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框架下稀有二分类数据的随机效应Meta分析[J]. 吴敏,郑建清,黄碧芬,肖丽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9(07)
[3]2017~2018年四川省小麦区试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与分析[J]. 肖万婷,夏先全,魏会廷,叶慧丽.  四川农业科技. 2019(07)
[4]近年来陕西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李登科,王钊,谢飞舟.  灾害学. 2019(03)
[5]浅析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J]. 李肖.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6)
[6]农药化肥施用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影响的思考[J]. 赵雪蛟.  南方农业. 2019(15)
[7]保护性杀菌剂在防治大棚蔬菜病害中的应用[J]. 何永梅.  山东农药信息. 2019(02)
[8]小麦条锈病防治策略的提出与推广应用[J]. 王江蓉,彭红,吕国强,于思勤.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0)
[9]四川省22个小麦品种田间抗条锈病鉴定及聚类分析[J]. 李杰,康晓慧,陈万权,张洪,杨亨,蒋欣东.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0)
[10]微生物消减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 邱亦亦,阮子琦,吴渊,金迅,解芳,阮晖,孙允武.  食品安全导刊. 2018(27)

硕士论文
[1]滴灌施用氟吡菌酰胺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应用技术研究[D]. 路洪宝.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长江口战略水源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及生物毒性[D]. 刘贵春.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4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074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