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藻四种播种增殖技术的效果评估与适宜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叶藻四种播种增殖技术的效果评估与适宜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叶藻 播种 萌发率 幼苗建成率 植株密度 生物量 经济成本
【摘要】:播种增殖是海草床退化生境修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我国北方近岸浅海优势海草种类—大叶藻为对象,提出了四种播种增殖技术,选取山东荣成天鹅湖为研究海区,评估了四种播种增殖技术的恢复效果,探究了各播种技术所需的适宜条件,核算了各技术的播种成本。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叶藻幼体恢复模式,提出了完整的播种增殖技术流程。研究结果不仅为建立大叶藻退化生境修复重建策略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也为其它海草种类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范例。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研发了一种平铺地毯式大叶藻种子播种技术,在天鹅湖海域开展自然海域播种增殖实验,通过对种子萌发、幼苗建成和植株生长的3年长期监测,评估恢复效果,并探究不同播种密度(200粒/袋、300粒/袋、400粒/袋和500粒/袋)对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均萌发率和幼苗建成率分别达到38.0%和20.9%;播种后3年植株形成了繁茂的斑块草床,平均植株密度高达495 shoots m-2,其中以400粒/袋播种处理组最高(657 shoots 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可能是适宜的播种密度。研究结果为实现大叶藻种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提供了技术基础。二、针对平铺地毯式大叶藻种子播种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较大和操作较复杂等不足,研发了一种基于种子活力的小袋保护法大叶藻播种技术,首先在室内条件下探究小袋引入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然后在天鹅湖海域开展自然海域播种增殖实验,评估其恢复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小袋对大叶藻种子活力无明显影响,适合大叶藻种子播种:自然海域大叶藻的种子萌发率达到65.7%,幼苗建成率为20.8%,播种后1年形成新的斑块草床,最大植株密度达到350 shoots m-2,取得了显著的恢复效果。三、由于小袋法仍以人工播种为主,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研发了一种基于种子活力的模块法大叶藻播种技术,首先在室内条件下探究模块的放置时间和播种位置,然后在大鹅湖海域进行海区播种增殖实验,评估恢复效果。结果表明:模块播种单元的最佳放置时间为2 d,其适宜播种方式为嵌入底质表面(埋种深度为1.5 cm):海区播种实验结果显示,模块埋入底质处理组(泥埋组)和模块嵌入底质表面处理组(泥表组)的幼苗建成率分别达到27.5%和32.6%,播种后1年最大植株密度分别达到377 shoots m-2和357 shoots m-2,两种播种方式的恢复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泥表组操作更简单,应是该技术适宜的播种方式。研究结果为实现大叶藻规模化播种实践提供了科学基础。四、针对上述的簇播式播种法在植株扩繁和播种面积拓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种大叶藻实生幼苗自然海域培育技术—苗圃式大叶藻育苗床(以花盆为培育载体)的实验研究,通过监测种子萌发率、幼苗建成率和植株生长等指标,评估幼苗培育效果,并探究种子预处理、播种密度和花盆侧壁孔数等因素对培育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化(4℃预处理30 d),且播种密度为27 seeds PU-1及花盆侧壁孔数为7的处理组,大叶藻种子萌发良好,幼苗建成率最高,达到16.7%,因此是更适宜的培育条件;播种后1年,平均植株密度达到13.0 shoots PU-1,播种后2年则高达47.0 shoots PU-1,培育效果明显,且孔数7处理组植株的形态学参数显著大于孔数4处理组,说明增加间隙水交换率利于植株生长,从而提升幼苗培育效果。研究结果为建立“幼苗培育—分株移植”的修复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五、分析比较了四种播种增殖技术的修复效果,幼苗建成率在14.8%~32.6%之间,显著高于已有报道的结果,实现了种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播种1年后植株密度达到550~655 shoots m-2,取得了明显的恢复效果;通过播种成本核算,确定各技术的播种投入在6068~10120元/亩之间,其中以自然海域苗圃式大叶藻育苗床技术的投入最低;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文主要结论,构建了大叶藻幼体恢复模式,建立了大叶藻播种增殖流程,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大叶藻 播种 萌发率 幼苗建成率 植株密度 生物量 经济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8.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前言13-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23
- 1.1 研究背景14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4-21
- 1.2.1 海草种子的采集14-16
- 1.2.2 种子播种方法的类别16-18
- 1.2.3 种子播种方法的比较18-20
- 1.2.4 影响播种种子存留、萌发与幼苗建成的因素20-21
- 1.3 存在的问题21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21-23
- 第二章 平铺地毯式大叶藻种子播种技术的研究23-48
- 2.1 材料和方法24-29
- 2.1.1 实验时间和地点24-25
- 2.1.2 实验设计与过程25-29
- 2.1.3 数据分析29
- 2.2 结果29-45
- 2.2.1 实验期间水温和PFD的变化29
- 2.2.2 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29-33
- 2.2.3 植株生长33-39
- 2.2.4 斑块草床的评估39-45
- 2.3 讨论45-48
- 2.3.1 有效性分析45-46
- 2.3.2 播种密度的优化46-48
- 第三章 基于种子活力的小袋保护法大叶藻播种技术研究48-60
- 3.1 材料与方法48-52
- 3.1.1 种子收集48
- 3.1.2 实验设计与过程48-50
- 3.1.3 样品收集与分析50-51
- 3.1.4 数据分析51-52
- 3.2 结果52-57
- 3.2.1 播种袋引入对大叶藻种子活力的影响52
- 3.2.2 海区播种实验52-57
- 3.3 讨论57-60
- 第四章 基于种子活力的模块法大叶藻播种技术研究60-78
- 4.1 材料与方法60-65
- 4.1.1 种子收集60
- 4.1.2 实验设计与过程60-63
- 4.1.3 样品的收集与分析63-64
- 4.1.4 数据分析64-65
- 4.2 实验结果65-76
- 4.2.1 室内实验结果65-69
- 4.2.2 海区验证试验结果69-76
- 4.3 讨论76-77
- 4.3.1 适宜性分析76
- 4.3.2 有效性分析76-77
- 4.4 结论77-78
- 第五章 自然海域苗圃式大叶藻育苗床的实验研究78-93
- 5.1 材料和方法78-82
- 5.1.1 种子的收集和甄选78
- 5.1.2 实验设计与过程78-81
- 5.1.3 数据采集与样品分析81-82
- 5.1.4 数据分析82
- 5.2 结果82-91
- 5.2.1 水温和PFD82
- 5.2.2 种子萌发82-84
- 5.2.3 幼苗建成84
- 5.2.4 幼苗生长84-86
- 5.2.5 植株的生长86-91
- 5.3 讨论91-92
- 5.3.1 有效性分析91-92
- 5.3.2 适宜性分析92
- 5.4 结论92-9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3-100
- 6.1 四种播种增殖技术的对比分析93-96
- 6.1.1 播种效果93-94
- 6.1.2 成本分析94-96
- 6.2 大叶藻幼体恢复模式96-97
- 6.3 大叶藻播种增殖技术流程与概述97-99
- 6.4 研究展望99-100
- 参考文献100-107
- 致谢107-108
- 个人简历108
- 研究成果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鑫;潘金华;韩厚伟;张文枫;李晓捷;张壮志;罗世菊;丛义周;;底质与水深对大叶藻和丛生大叶藻分布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郭栋;张沛东;张秀梅;柳杰;曾星;;大叶藻移植方法的研究[J];海洋科学;2012年03期
3 邢坤;李耕;杨贵福;刘海映;潘玉洲;郑文军;;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任国忠,张起信,王继成,王大建;移植大叶藻提高池养对虾产量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1年01期
5 任国忠;虾池移植大叶藻综合养殖研究在青岛通过鉴定[J];海洋科学;1991年02期
6 ;威海大叶藻试种取得成功[J];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01期
7 于函;马有会;张岩;原永党;;大叶藻花序的解剖结构及超显微结构[J];渔业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8 张壮志;潘金华;江鑫;韩厚伟;王青岩;;大叶藻的特征、特性和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年07期
9 刘延岭;田萍萍;钱冠兰;王宏梅;崔翠菊;潘金华;孙娟;;大叶藻胚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0 叶春江,赵可夫;盐分胁迫对大叶藻某些胞内酶耐盐性及其生理功能的影响(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金华;江鑫;韩厚伟;张文枫;王伟伟;丛炜;李晓捷;张壮志;;大叶藻种子的收集和保存技术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枚订法大叶藻植株移植效果的评估[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黄媛媛;张朝辉;李平林;王玉凤;李八方;;大叶藻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活性[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黄媛媛;张朝辉;李八方;赵雪;;大叶藻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粗提物的部分活性实验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萍萍;刘延岭;崔翠菊;赵聚萍;李霞;钱冠兰;王宏梅;;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胚的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石雅君;范航清;;中国海草植物和日本大叶藻叶片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元素和热值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郑晓蕾;大天鹅过冬“口粮”逐年增[N];威海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山;大叶藻四种播种增殖技术的效果评估与适宜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明奕;大叶藻生物量动态、解剖结构及耐盐生理特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于佳;大叶藻的组织培养及盐胁迫生理响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田璐;三种外源要素对大叶藻种子萌发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于函;大叶藻形态学及组织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凌宇;三种因子对大叶藻种子休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孙京沙;大叶藻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衰老活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柳杰;不同环境条件对天鹅湖大叶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刘利民;大叶藻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叶春江;海洋盐生植物大叶藻耐盐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24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92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