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农民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28 15:38
摘要:近年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致力于构建和谐城市的郑州,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在构建和谐郑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带着这些疑问,2012年暑假“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践服务团” 展开了实地调研活动,服务团成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了诸如“送水哥爱心服务团爱心联盟服务站”、“微笑吧”等形式多样的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公益活动,然而也发现了农民工的饮食、居住条件差的现状。服务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期的新闻媒体报道,提出了“建立流动政府”与“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状况;志愿服务;应对策略
目 录
一、调研背景............................................................................ 1
二、调研地点与调研方式、方法............................................................ 1
三、调研对象............................................................................ 2
四、调研数据分析........................................................................ 2
(一)调研问卷构成.................................................................. 2
(二) 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概述:............................................... 2
(三)调研问卷重点问题分析.......................................................... 3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3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4
3、农民工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水平与认知水平......................................... 5
4、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 5
5、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 6
6、农民工工作、住宿、饮食环境................................................... 6
7、农民工的心愿与期待........................................................... 9
五、调研总结............................................................................ 9
(一)、工资待遇相对经济发展速度还有一定差距........................................ 9
(二)、福利待遇较差................................................................ 9
(三)、农民工的工作、居住与饮食环境较差........................................... 10
(四)、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强................................................... 11
(五)、农民工对政府的认可信任度较低............................................... 11
(六)、农民工对城市生活认可度不高................................................. 11
(七)、社会关怀普遍欠缺........................................................... 11
六、原因探讨........................................................................... 12
(一)、从农民工个人特征角度分析................................................... 13
(二)、从政策体制角度分析......................................................... 14
七、应对策略........................................................................... 15
(一)、充分发挥高校青年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15
(二)、建立“流动政府”,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 17
(三)、政府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17
1、提高工资标准,推进工资协商制度与加强用工管理................................ 17
2、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18
3、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居住、饮食条件...................................... 18
4、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8
5、健全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19
(四)、大力扶持公益活动........................................................... 19
八、 调研中发现的值得推广的公益活动及对其论证分析:.................................... 20
(一)、“送水哥爱心服务团爱心联盟服务站”志愿服务项目.............................. 20
(二)、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微笑吧”............................. 20
(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关爱进程务工人员”系列志愿服务项目..................... 22
(四)、“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 专项活动.................................... 22
九、结语............................................................................... 23
参考文献............................................................................... 24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状况;志愿服务;应对策略
目 录
一、调研背景............................................................................ 1
二、调研地点与调研方式、方法............................................................ 1
三、调研对象............................................................................ 2
四、调研数据分析........................................................................ 2
(一)调研问卷构成.................................................................. 2
(二) 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概述:............................................... 2
(三)调研问卷重点问题分析.......................................................... 3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3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4
3、农民工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水平与认知水平......................................... 5
4、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 5
5、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 6
6、农民工工作、住宿、饮食环境................................................... 6
7、农民工的心愿与期待........................................................... 9
五、调研总结............................................................................ 9
(一)、工资待遇相对经济发展速度还有一定差距........................................ 9
(二)、福利待遇较差................................................................ 9
(三)、农民工的工作、居住与饮食环境较差........................................... 10
(四)、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强................................................... 11
(五)、农民工对政府的认可信任度较低............................................... 11
(六)、农民工对城市生活认可度不高................................................. 11
(七)、社会关怀普遍欠缺........................................................... 11
六、原因探讨........................................................................... 12
(一)、从农民工个人特征角度分析................................................... 13
(二)、从政策体制角度分析......................................................... 14
七、应对策略........................................................................... 15
(一)、充分发挥高校青年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15
(二)、建立“流动政府”,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 17
(三)、政府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17
1、提高工资标准,推进工资协商制度与加强用工管理................................ 17
2、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18
3、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居住、饮食条件...................................... 18
4、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8
5、健全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19
(四)、大力扶持公益活动........................................................... 19
八、 调研中发现的值得推广的公益活动及对其论证分析:.................................... 20
(一)、“送水哥爱心服务团爱心联盟服务站”志愿服务项目.............................. 20
(二)、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微笑吧”............................. 20
(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关爱进程务工人员”系列志愿服务项目..................... 22
(四)、“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 专项活动.................................... 22
九、结语............................................................................... 23
参考文献............................................................................... 24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远发展。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而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大量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原经济区建设从2011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那么近年来在郑州务工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到底怎么样呢?生活有没有改善?是否还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形?他们有什么新的需求呢?带着这些疑问2012年暑期我们“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践服务团”深入建筑工地等场所,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在郑务工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了解他们在外来务工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并试图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及推广一些好的方法以供其他城市参考。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大批外来农民工务工人员来郑州工作。然而在农民工为郑州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时,我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太乐观,这对和谐郑州的建设构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郑州市各界也在积极地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其中包括一些高校青年志愿者团队、热心市民组成公益组织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
二、调研地点与调研方式、方法
考虑到本次调研对象的具体分布情况与调研重点的突出和便于展开实地调研,因此本次调研地点主要分布在郑州市姚侨乡、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及其附近的建筑工地和郑州市火车站等。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非全面的随机调查,具体有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亲临实践法等方式,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设计了农民工生存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问卷两个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5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经审核问卷合格率为90%。
三、调研对象
农民工是指在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他们户籍在农村,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业、安保业、绿化业、道路桥梁建设业等四个主要行业及其他。四、调研数据分析
经过了多天的调研和问卷,我们搜集并整理了500多份调查问卷,以及现实农民工反映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及查阅大量的现有资料,我们得出了整体的数据和较为典型的一些岗位的数据分析。(一)调研问卷构成
本调查问卷共有两大部分构成,即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与调查对象的工作与生活信息;其中第一大部分主要涵盖性别、年龄、学历、工作行业。第二大部分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工资与福利待遇、工作的稳定性、有无签订劳动合同及其对劳动合同的看法、遇到劳务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用餐环境的好坏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等五部分。同时调查问卷还设计了一个关于农民工的最大心愿的问题与对政府部门的期望的问题。(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概述:
农民工生存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 农民工维权意识与对社会的认可度问题 |
1.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不高,特别是那些到了一定年龄阶段(45岁以上)的农民工的工资和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基本持平。 2.农民工的住宿、饮食环境较差,暑期不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 3.农民工的休息时间没有保障,一般每天工作时间为10个小时左右,且几乎没有节假日。 4.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一技之长。 5.很多农民工面临子女教育问题,不能给子女提供好的受教育条件。 |
1.很多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以后的劳务纠纷埋下了隐患,同时相应的普法宣传工作也未到位。 2.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较简单,没有机会体验生活的快乐。 3.克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农民工不知道怎样维权,或者觉得维权成本较高,怠于维权。 4.很多农民工不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很多用人单位不给他们按规定办理相应的保险与缴纳社保金。 5.农民工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不高,参政议政意识不强。 |
(三)调研问卷重点问题分析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最终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业、安保业、绿化业、道路桥梁建设业等四个行业,其占得比例分别为51.61%、14.52%、14.52% 、12.90%,另外其他行业占6.45%。行业 | 参与人数 | 有效问卷数 | 所占总问卷数比例 |
房屋建筑业 | 297 | 257 | 51.61% |
安保业 | 85 | 78 | 14.52% |
绿化业 | 91 | 78 | 14.52% |
道路桥梁建设业 | 76 | 66 | 12.90% |
其他 | 68 | 34 | 6.45% |
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又发现在郑务工的农民工的年龄较大,大部分的年龄在35至60岁这个年龄段(这与郑州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长期在郑州务工有关),以男性为主。而且受教育程度不高,一般为小学至初中水平,高中及其以上的较少,与全国的比例相比,如下图所示:
--------------------------------------------------------
7、农民工的心愿与期待
在谈到农民工遇到的最大困难时,他们选择了经济压力,大部分农民工认为工资待遇低与物价疯涨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调研数据表明,大部分在郑务工农民工的最大心愿是多挣钱与按时按量给工资,然后回家和家人团聚。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希望政府部门帮助解决。五、调研总结
经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在郑务工的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较前些年有了较大改善,社会各界给予了在郑务工农民工及其子女极大地关注与关爱。我们认为在郑务工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七个方面:(一)、工资待遇相对经济发展速度还有一定差距
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当一部分人的工资水平达到了当地城镇人口平均水平,还有极少一部分人成为高收入全体。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农民工的工资还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基本没有什么剩余,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经费甚至是自己父母的赡养经费都力不从心,更加没有参加社会福利中例如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甚至有一些到了一定年龄(45岁以上)的农民工的工资和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基本持平。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是不相匹配的。(二)、福利待遇较差
调研结果(表3)表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这既与郑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关,还与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不强有关。此种情况表现在一是农民工参保率低,多数企业不给农民工投保,同时由于城乡两种保险制度难于对接,也有一部分农民工不愿参保。二是许多农民工由于没有参加工伤、医疗保险,那么发生工伤事故和生病治疗时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三是农民工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社会救助。福利种类 | 总人数 | 享有人数 | 不享有人数 |
工伤保险 | 523 | 216 | 307 |
医疗保险 | 523 | 177 | 346 |
失业保障 | 523 | 106 | 417 |
养老保险 | 523 | 78 | 445 |
(三)、农民工的工作、居住与饮食环境较差
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工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是很满意,也有一部分表示环境很差。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对这方面的要求不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的工作、居住与饮食环境的很多方面都亟待改善,比如卫生问题(含饮食卫生与居住卫生)、安全问题(含住房安全和财产安全)。目前许多农民工居住在低矮简陋的棚屋里,各方面条件很差。另外在农民工意外遇险后,用人单位往往只会支付很小一部分医疗费用作为补偿,心地纯朴的农民工还觉得这是用人单位的善良之举,心存感激,却根本不懂得工伤事故理应如何处理,应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农民工遇险后,可能会导致部分或者全部丧去劳动能力,用人单位自然就会与他们解除劳动关系。善良淳朴的农民工只好自费医治伤病,然后带着后遗症去寻求下一个用人单位,可想而知,拖着病体的农民工兄弟再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多么困难。若是不幸伤势较重无法再继续务工者,就只好拖着伤病回老家务农。(四)、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强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而且我国也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法治,而作为社会成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还相当薄弱。基于他们不高的学历,文化知识上尚有待加强,法律知识更是匮乏得可怜。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他们脑海中仅有的法律意识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打我一拳我也要打你一拳等如此朴素的同态复仇思想。在遇到纠纷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自己单纯的想法用威胁恐吓等方式来要工钱。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社会现象。这种行为一方面效果不好,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农民工们的维权意识一定要加强。(五)、农民工对政府的认可信任度较低
农民工在遇到问题时是否想到寻求政府部门解决问题是一个政府部门是否深的民心的重要体现。然而根据我们的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农民工对政府部门表现出一种不信任,但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这反映了政府与农民工缺乏沟通与交流。(六)、农民工对城市生活认可度不高
调查中发现,农民工来自农村进入城市以后,对于城市的生活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选择了不去面对,同时在与城市居民交流的过程中心存戒备,常常选择冷漠,同时尽管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和帮扶政策,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于城市的生活仍然觉得格格不入,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七)、社会关怀普遍欠缺
据《2011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一中国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中显示,农民工休息时间很少,有时连正常的生理上必要的休息时间都很难保证,根本没有时间用于休闲,64.9%的农民工表示从未参与过旅游,另32.4%的农民工表示平时的休闲项目为看电影、上网等消费项目,67.6%的农民工选择了聊天、散步、逛公园等不需任何花销的项目作为休闲。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工就没有与城市居民交流对话的机会。在大多城市居民眼中,农民工就是一个素质低下、生活拮据、不讲卫生、缺乏涵养的群体,并且对农民工子女也是冷眼相对,恐惧其离自己的子女太近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生活交集,城市居民就没有机会去了解农民工善良淳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而且农民工对“城里人”也总有一种惧怕心理,觉得城里人见过世面,比自己有文化,心里会产生自卑感,而不主动和城里人打交道。这样的状况导致农民工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越来越脱节,当地居民与农民工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没有交集,何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呢?这也就导致了农民工群体与城镇居民产生了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误解与矛盾。事实上,农民工群体需要这个社会的关爱,当我们向他们伸出一只手,他们会用温暖有力的手掌与我们紧紧相握!六、原因探讨
通过以上对在郑务工农民工生存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收入低,劳动强度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社会保障差,与雇主和市民存在一定的隔阂,对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度低等问题。我们将从农民工个人特征角度和政策体制角度出发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力争从中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从农民工个人特征角度分析
1、农民工文化水平低。由于他们文化知识水平都很有限,法律意识也很淡薄,导致他们往往不敢与强大的用人单位据理力争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往往选择牺牲农民工的权益,农民工们由于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欠缺,维权意识又不强只能忍气吞声牺牲自己的合法权益换取一点可怜的工钱。2、农民工往往从事的是一些体力劳动。而这些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背后又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他们为了能靠自己赚的钱更多地补贴家用,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过的好一点。所以自己在工作的同时也节衣缩食,不敢多花一分钱,在他们看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的保健,身心的放松根本毫无必要,他们无暇也无心从事休闲活动,长时间下去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摧残。
3、农民工在城市里有强大的落差感。农民工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乡村来到一个陌生的熙熙嚷嚷的大城市难免产生一种强烈的落差。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要重新在这个城市培养自己的起居习惯饮食习惯等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他们不敢与这个城市融入在一起,由于自卑他们不敢与这个城市的人接触,同时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之间沟通的不顺通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这也更加加剧了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格格不入。
4、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也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绝大多数外出前不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规范,不熟悉城市生活情况,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农民工自身也往往因为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客观上缺少学习的时间和条件,主观上也往往缺少自学成才、改变命运的意识和动力。尤其是很多农民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和渠道保护自己,往往都是忍气吞声,有的则采取过激行为。总之,多数农民工自身既缺乏产业工人的意识,也缺乏产业工人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质,与工人阶级新成员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从政策体制角度分析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根源。从根本上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种种不平等。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许多地方政府把外来人口和劳动力列在服务对象之外的主要原因。农民工既难以享受城镇职工的待遇,无法成为产业工人的“正规军”,也难以享受当地市民的待遇,不能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新市民。现行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还带有计划经济年代的烙印和明显的城市偏向,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之内。现行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制度缺陷。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在劳动保障立法上空白较多,已有的一些法规政策中还存在限制农民工的歧视性条款有待进一步清理,许多法律法规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条款。现行涉及劳动权益保障的具体规定,有的只是部门规章,立法层次较低;有的没有上位法的依据,处罚条款过轻,
--------------------------------------------------------------
(三)、政府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1、提高工资标准,推进工资协商制度与加强用工管理
(1)一、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二、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三、建立由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要以工资分配、工时和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为主要内容,推动全面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四、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并加强监管与处罚力度。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2、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发现,很多所有用工单位没有认真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把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因此建议政府加大查处力度,抓紧解决农民工工伤与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当农民工遭遇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失业等风险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时,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一次性的应急救助。另外建议由政府组织,号召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办在郑务工农民工救助基金。3、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居住、饮食条件
一、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定期不定点的检查用人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尽到了提醒义务。二、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和管理。向农民工开放廉租房,在建立农民工公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寓容纳能力。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宿舍,用工量比较大、以外来农民工为主要用工对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将农民工宿舍建设纳入企业基建、技改项目计划和用地计划。同时加强对这些建筑的管理与监督。三、加强用工单位的伙食卫生安全与营养检查,要求用人单位公布农民工的菜单与消毒情况。四、切实加强寒暑期农民工的健康福利保障。五、建立流动志愿小分队,定期给农民工检查身体。4、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劳动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执法工作,规范用人单位用人行为。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加快对农民工劳动争议处理,避免农民工因耗不起时间、精力而被迫放弃仲裁权利。充分发挥工青妇的维权作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把农民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5、健全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合力;依托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分层次搞好农民工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加强小额信贷和创业指导,为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的条件。强化政府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四)、大力扶持公益活动
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项目对于改善农民工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如由郑州市民自发组织成立的“爱心送水联盟”就是一个范例,它展现了一个城市人民的热情与友好。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项目在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后,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可见政府与市民的联合是志愿服务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再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请农民工顿饭等活动。(五)、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氛围首先,政府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做起,消除歧视观念,要从统筹协调城乡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高度来考虑问题,在政策制定和执法过程中,对农民工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各用人单位要有序管理,诚信待人,扭转对农民工与城镇其他从业人员实行两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旧观念,把平等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要平等的对待农民工,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自觉遵守《劳动法》、给农民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为农民工提供应有的权益保障。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真正的关心农民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权益,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
全社会要尊重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建立农民工与城镇从业人员同等身份、同等地位、同等待遇的意识,广大市民要关爱农民工,对他们不要有歧视心理。新闻媒体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与喉舌作用,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转变人们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环境。
以上就是我们经过调研与查阅相关资料给出的关于改善农民工生存现状的些许建议,希望对农民工生活状况的改善有用,同时我们也倡议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共同为农民工的美好明天建言献策。
八、调研中发现的值得推广的公益活动及对其论证分析:
(一)、“送水哥爱心服务团爱心联盟服务站”志愿服务项目
本志愿服务项目是由一年前“送水哥”郑州市民李老发三年为农民工送水两万桶的事迹被媒体广泛宣传之后,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它是为了体现绿城郑州的“和谐美”而创办的。目前本社会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的提供免费的纯净水,有的免费送水,有的成立巡防便民服务队保障水桶的安全与及时收回。此公益项目提现了一个城市的包容性与城市的淳朴民风与优良风俗习惯,有利于充分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建设城市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此公益活动的可借鉴性主要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让外来务工人员有回家的感觉,同时这些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淡化对外来务工人的歧视,改善社会风气。(二)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微笑吧”
本志愿服务项目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和河南省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目前此项目已在河南全省得到全面推广。据悉微笑吧是集图书室、学习室、娱乐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在农民工子女集中学习的地方建立“微笑吧”。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阵地,广泛动员大中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志愿者团队和个人,组织为农民工子女开展如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活动,打造共青团关爱行动品牌。本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自创办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农民工子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更好的融入当地的学生中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高校与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项目与有序、高效的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奠定了组织基础。值得各地借鉴的是如何充分的整合现有的志愿服务资源与强化组织管理,创建更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公益基金,既不浪费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又要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利。作为河南省首个“微笑吧”承办方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充分利用“微笑吧”这个大平台不断的探索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暑假该校组建“‘微笑吧’快乐成长营”支教服务团,本次支教活动涉及趣味游戏、法律知识、历史故事、感恩教育等六个方面,在上课之余还带孩子们参观了自然博物馆、商城花园社区爱心书屋,并和老红军爷爷们欢聚一堂。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体会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增加了孩子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的了解,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尽一份力、献一份爱、做一点事。同时,此次活动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的平台,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同时该校于2012年成立了“微笑”艺术团,这是在河南省首家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旨的“微笑吧”这一志愿服务项目平台上构建起来的,同时也是河南省省首个由高校团组织牵头、以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指导、以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成员的少儿艺术团。艺术团结合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情况,将为成员们开设涵盖舞蹈、器乐、声乐、戏剧、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上有益的不断探索为该项目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层,据悉目前该校已建立两个个这样的公益项目,拟组建四个类似的公益项目。
(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关爱进程务工人员”系列志愿服务项目
该项志愿服务项目是由郑州市的一个志愿者组织针对外来人员开展的系列丰富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建立工地流动书屋、请农民工看电影、请农民工吃顿饭、文艺汇演等项目。通过这些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的公益项目,农民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极大地化解了他们的精神空虚,有利于预防赌博、犯罪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而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只需要充分地整合社会志愿者与高校志愿者资源,简单易行,而且效果显著。(四)、“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 专项活动
该项专项活动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为了将为外来务工者讨薪制度化、常态化,出台了《关于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受案范围及相关办理程序。《意见》规定,全省法院对农民工起诉追索工资或劳动报酬的,开辟立案“绿色通道”,做到当日立案,并推行假日立案、电话预约立案和上门立案等举措,方便农民工诉讼。对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当事人,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用,确保农民工打得起官司。该项活动办结了一大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并积极开展集中发放执行款、走访慰问困难农民工等送温暖民生行动,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了全省社会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河南高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1月20日,河南省法院开展的第四次“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专项活动,共办结讨薪案件3268件,涉及农民工7454名,为外来务工者追讨工资1.97亿元。我们暂且不去评论此项活动的司法问题,单就它的社会影响力与最终效果而言是值得各级人民法院借鉴的,它体现了司法能动性,能够给予想拖欠工资的人员一定的威慑作用。
九、结语
关注进城外来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是更好地生活工作环境,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工作的一个重点,虽然他们目前的一部分生存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的生存现状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同时通过近期浏览关于他们的新闻,我也了解到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也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去改善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化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开展了一系列的关注、关心他们的活动,如建立“流动政府”、请农民工吃顿饭和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公益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农民工问题仍十分突出,并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着力点。只有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希望。在此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反应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去号召更多的人去关心关注他们,并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去帮助他们,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我们的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安心的在城市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徐淑琳.新形势下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探析[J].魅力中国,2010,(5):28[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2006_4.27.
[4]张娟.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理论月刊,2008(6)
[5]蒋成风,李德.关注城市农民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陈朝阳.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6,(2).
[7]江瑜.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报(社科版),2010,26(3)
本文编号:9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