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捕捉与利用: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功能的五大战略机遇

发布时间:2017-12-27 01:22

  本文关键词:捕捉与利用: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功能的五大战略机遇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建设 意识形态功能 战略机遇


【摘要】: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国际威胁、时代挑战和现实难题,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诸多与国家治理和时代发展"脱节""倒错""缺位"之处。与此同时,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持续发酵等国内外情势的变化,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步入了空前的战略机遇期。这些战略机遇包括治理性机遇(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创历史新高);发展性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网络化机遇(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社会化);认同性机遇(中国国内国际形象日益趋好)和危机性机遇(西方意识形态美誉遭受重创)。充分捕捉、把握和利用这些战略机遇,是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功能的必要前提。借此,我们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国意识形态功能,提高对策的科学性、针对
[Abstract]: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in China is facing increasingly severe international threats,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here are many "disjointed", "backward" and "absent" aspects in ideological work.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the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oth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China'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Thes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governance opportunities (China ideology recor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hines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populariza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social identity (Chinese); opportunities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mage of opportunities and crisis increasingly better) (Western ideology reputation battered). To fully capture, grasp and make use of thes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function of China's ideology. In this way, we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China's ideology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alnes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研究”(2015MZD04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如何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15JDSZK016)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提升,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逐渐引起世界关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四个全面”的布局,中国治党治军、经济社会“五大建设”阔步前行,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薛小荣;;“胜利式话语”与苏共意识形态的发展困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高兴梅;;好莱坞电影里中国形象的变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 胡钧;;“中国模式”的实质和特点[J];红旗文稿;2012年21期

5 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现状、趋势及对策的相关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6 郭忠义;;论中国经济奇迹的意识形态原因[J];哲学研究;2008年09期

7 华强森;;麦肯锡:重新评估中国国有企业[J];商务周刊;2008年Z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论意识形态功能与党执政的青年基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张丽玲,赵亮;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晚年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新贡献[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3 叶政;;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邱柏生;;论意识形态功能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0期

5 赵勇;;日常生活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3期

6 徐海波;王萍;;论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7 王永贵;;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8 薛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文化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9年08期

9 王贺兰;;试论礼仪的意识形态功能[J];人民论坛;2013年26期

10 陶玉泉;论意识形态功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正鹏;薛华;;哈贝马斯访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孟迎辉;西方国家掌控宗教意识形态功能的举措[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孟然;三个自信与三种教育(3)[N];组织人事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鹏伟;美国影片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2 赵福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研究[D];喀什大学;2016年

3 方莉;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晓琳;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刘新;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及其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9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39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