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
本文关键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 出处:《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文化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行为进行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它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文化自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显示的力量和价值,是一种文化信念、文化境界、精神支柱和内在力量。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Abstract]:In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part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task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build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the value judgement, value pursuit and value choice of people who live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ultural behaviors generated and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t is a complex and huge system with multi element, multi-level and multi structure. The strength and valu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cultural belief, cultural realm, spiritual pillar and inner strength. Cultivating a high level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s civilization, and is also a basic proje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s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交流与祖国和平统一研究”(项目编号:10YJA710053)阶段成果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一、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要重视文化的价值导向(一)文化价值导向的概念及特点文化自觉的价值导向是文化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关系紧密相联。文化自觉的价值导向是在人类文化活动过程中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正义等价值观念评判的一种行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田秀云;;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思想——责任伦理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刘喜珍;中国古代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历程与特征探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傅开梅,路来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6 张树卿;儒、释、道的诚信观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张树卿;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张晓东,李兰芬;“以德治国”谁为主体[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9 张树卿;;儒、释、道的自由观比较研究[J];东疆学刊;2006年04期
10 武再敏;;论人格内涵与人格培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毕德;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与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刘波;治安社会化思想与模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隆德;新时期干部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杨宏;海峡两岸中小学道德教育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郑文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蒋建国;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湖南大学;2001年
4 袁佩球;国魂:20世纪铸造的中华民族精神——兼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中南大学;2002年
5 黄龙;论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基本特色[D];中南大学;2002年
6 毛冬宝;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建设[D];中南大学;2002年
7 龚元建;以德治官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洪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9 鲍洪刚;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金庆昕;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方略的战略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礼华;段昌敏;;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的几个环节[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2 吴惠红;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读《反杜林论》有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3 朱霞梅;;用社会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汪少波;;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刚性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春玲;;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6 张海国;;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7 高长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J];财贸研究;1989年S1期
8 李春英;岗位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辩证谈[J];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S1期
9 芮怀川;提高教育效果的根本途径[J];政工学刊;1995年03期
10 孙志深;;职工逆反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思想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远旺;;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丽;;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志伟;;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杨瑶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附录一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7 赵素云;;新时期之理想教育浅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白恩培;;弘扬延安精神 实践“三个代表”[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9 刘绍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弘扬延安精神[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10 ;略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干部群众侵蚀的特点与对策[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立足职业素质养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宁波日报;2009年
2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跨越凝聚力量[N];廊坊日报;2009年
3 谢士全 淮化集团;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五大原则[N];淮南日报;2010年
4 安徽电力五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张德金;浅谈如何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一线员工思想政治教育[N];华东电力报;2008年
5 孙军保 陈国强 赵景山;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常文武;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7 金振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进入网络[N];中国包装报;2000年
8 本报评论员;做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N];解放军报;2000年
9 刘丽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吉林日报;2003年
10 宋自发(本文作者系武警西藏总队政治委员);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其开发的措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建柏;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楠;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安丽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解决[D];东北大学;2008年
5 童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秦琬媛;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7 郭彦梅;理解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满;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任海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蒲小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对教育对象的影响及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9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3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