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2年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李韶宏
【摘要】:大众传媒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大众传媒是一个由符号构筑的话语体系,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系统,原先只有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随着科技发展,广播、电视、电影录像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卫星等电子媒介出现并日益占据主流地位。目前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社会生存资源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一种话语权威,它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从言说权力的角度看,它是施予者,受众尽管千差万别,但都只能是受动者,虽然手握遥控器或鼠标可以部分拥有选择权,总体而言,,单向接受传媒符号体系的传递是受众们唯一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前进方向。担负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从教育的内容、方式、理念等多方面进行转变,树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价值观,在社会发展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让大学生充分的个人发展,从而使得社会价值与大学生个人价值相互促进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重视社会道德秩序规则的植入教育与提高能力和培养个性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提高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周围的大环境,做到与时俱进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育方式上,要确立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更要树立受教育者是中心的观念,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充分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更要下大力气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大众传媒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量的理论资源都由其提供,传播学中传媒对社会大众的影响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如何能从传播学中总结出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也是新时期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又一个新的课题。从大众传媒发展所取得的客观成果来看,经过了多年的不断发展,它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和比较严密的体系,这是我们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因此,尽管大众传媒自身的局限性,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这并不能抹杀大众传媒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仔细分析大众传媒的运营规律与传播模式,认真剖析大学生对其的态度,努力使传媒的正面影响得到最大利用,尽量去除不良影响,这将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合理化的最终出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德强;;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2 李海滨;;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水平,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S1期
3 周新华;;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10年04期
4 刘青;;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5期
5 马运朋;;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影响[J];学理论;2010年03期
6 范玲;刘智;;浅析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1期
7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8 魏景荣;;大众传媒视阈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亚新;赵秀花;许箭星;;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栾淳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谢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姜玉齐;徐和平;;高校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燕道成;“新闻需要”“新闻需求”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璐璐;曹华;孙志强;;浅谈实现大学生教育机会平等中辅导员的作用[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梦影;姜剑;万慧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国巧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功能[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段丰;;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德育引导工作[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俊良;;注重人文关怀 培养人文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郑根成;;论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伦理意蕴及其困境[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童兵;;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赵毅;;信息化与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行为[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明;宋晓雪;;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J];当代传播;2009年06期
2 张志刚;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3期
3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4 阮海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优化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4期
5 黄永;;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关注大众传媒载体[J];党政论坛;2008年09期
6 田丽君;陈莉娟;;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体系及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08期
7 彭少建;王天德;;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透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6期
8 胡忠青;;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丁莉华;;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J];江苏高教;2007年05期
10 宋屹东;;论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教育与职业;2007年3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清富;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张世爱;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倪明胜;李昱;;伦理 导向 交互——网络博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4 胡忠青;;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谢丽萍;;论大众传媒与大学生国情教育——观《国情备忘录》有感[J];学理论;2010年11期
6 胡伟,池阿海;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曲世琏;;教育孩子正确筛选信息[J];现代家教;1998年10期
8 刘建明;;大众传媒不应为科学退化推波助澜[J];同舟共进;1999年09期
9 代玉梅;试论大众传媒与体育可持续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田丰兵,何江凤;大众传媒利用手机短信的负面影响浅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云;邓敏;;论现代大众传媒的八大德育功能[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玮;;大众传媒与俄罗斯语言文化的变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晓非;;大众传媒对大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金娟;彭望清;张流祥;邝海沙;;医院与大众传媒合作树立形象初探[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纪新青;;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范玉吉;;完善传播立法 构建和谐社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王丹;;大众传媒与性别塑造[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何晶;;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现象初探[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飞;[N];解放军报;2000年
2 冉茂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3 林永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4 姜红;[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哲学所 孔明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濮端华;[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佟贺丰 刘润生 武夷山;[N];科技日报;2006年
8 田丽娟 李晓玲;[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向晓薇;[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孙桦;[N];中华新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邓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卫军;我国职业体育与大众传媒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7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向[D];复旦大学;2004年
9 何镇飚;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大众传媒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张晓龙;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陈妍;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钢;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及其SDL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9年
6 马守敏;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岐视[D];郑州大学;2000年
7 李爱芹;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河海大学;2003年
8 王静;传媒文学批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鲍枫;运用广告符号学探究英国电视广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代婷婷;中西传媒政治沟通比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