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传承红旗渠精神要有创造性思维

发布时间:2018-03-26 12:21

  本文选题:红旗渠精神 切入点:自强不息精神 出处:《人民论坛》2017年26期


【摘要】:正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文化记忆,是无数意义的叠加,是中华民族奋斗的象征性符号;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价值传承,其中包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延伸,它既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集体精神。未来,讲好红旗渠故事,将红旗渠精神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是个重要的问题。红旗渠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奇故
[Abstract]:The spirit of Zheng Hongqi Canal is a kind of cultural memory, a superposition of countless meanings, a symbolic symbol of the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spirit of the Red Flag Canal is a kind of value inheritance, which includes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and unceasing improvement. The Hongqi Canal spirit is an extension of the cultural spirit. It is not only the red culture, 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but also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spirit of mankind. In the future, tell the story of the Red Flag Canal.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transform the spirit of Red Flag Canal creatively in contemporary times. Hongqi Canal is a legend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哲;来亮;;论红旗渠精神[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7期

2 王全书;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J];求是;2003年20期

3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红旗渠精神”课题组;;红旗渠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红旗文稿;2003年11期

4 闻有成;红旗渠精神撼太行[J];党建;2004年11期

5 余嘉强;;论党的先进性与红旗渠精神[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瓜田;;红旗渠精神新内涵[J];前线;2007年12期

7 张建林;;弘扬红旗渠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世纪桥;2008年18期

8 李下;;论“红旗渠精神”的再发掘和再弘扬[J];红旗文稿;2008年05期

9 叶春涛;;红旗渠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学习论坛;2008年03期

10 王爱云;;弘扬红旗渠精神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靳绥东邋董永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记者 杨光林;西华鹿邑捧回“红旗渠精神杯”[N];周口日报;2009年

3 娄峰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N];新乡日报;2005年

4 记者 林永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心中的骄傲和前进的动力[N];安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任国战;掀起新一轮弘扬红旗渠精神高潮[N];河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剑昆;林州市干部群众热议红旗渠精神[N];安阳日报;2012年

7 本报评论员;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优势[N];安阳日报;2012年

8 记者 任沁沁;“红旗渠精神,是加强新时期党建的活教材”[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9 记者 王慧敏;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凝聚力量 砥砺奋进[N];安阳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博 刘剑昆;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今社会释放更大能量[N];安阳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晓飞;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2 万里明;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3 郭洪亮;论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7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667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