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其优化策略探析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其优化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教育纵横
李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其优化策略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其优化策略探析
李 昂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也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道德价值观形成的 关键时期。在如今各种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培养大学生良好的
社会价值观、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成为了高校 工作的重点方向和内容。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重要性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以期为高校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5-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教育的手段使大 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良好的社 会道德观,这既是一项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大学生与教 育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 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进行意见、看法、情感以及态 度的交流与交换活动,相对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一种新型的活动领域。它将 教育者与大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起到沟通思想、化 解矛盾、消除隔阂的功效。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信息通道的阻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所经过的路线也就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信息传达与信 息反馈的速度与信息通道的畅通程度相关。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一般分为有组织性的直传式沟 通网络和非组织情感联系的通道这两种。[1] 就目前实际 条件和现状而言,后者更为畅通,这是由于学生之间不 会存在较大的隔阂,因而能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 通过不同的渠道完成彼此之间意见的交流与交换。而有 组织性的直传式沟通网络的不通畅也是造成目前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通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 在校领导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学生与教师 之间沟通渠道少、 信息传递的不通畅以及沟通不及时等。 学生对学校的诉求无法传达,反映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 解决,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各种矛盾, 进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二)沟通中的理解障碍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意义理解障碍,这是由于能力、地位、过长的 交流等因素造成的,这种现象会引发沟通混淆、分歧现 象的产生,从而使沟通发生语义或语言上的偏差,形成 理解障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的不同程度理 解障碍具体表现为:1. 沟通双方思想意识领域上的差异 造成的理解障碍。由于大学生与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意识 上存在着差距,在沟通中就会出现学生的思想与认知无
法跟上教育者的水平、教育者难以融入学生的思维范畴 这些现象,这都会造成沟通中的理解障碍。2. 沟通过程 中双方不同的角色心理造成理解认同障碍。沟通中必须 保持双方的平等地位,由于教育者与大学生存在的角色 关系,使教育者在沟通中容易对学生表现出居高临下的 姿态,引起学生反感,因而学生便会产生拒绝沟通、拒 绝认同的心理,从而造成理解障碍。3. 沟通双方人际关 系的疏远造成的理解障碍。教育者与学生进行交谈时位 置距离较远,关系显得十分生疏,不利于感情的培养与 建立,在沟通中所交流的信息自然就不多,大学生对沟 通活动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反而会产生抵触心理。
二、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笔 者提出了几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的优化 对策,主要从大学生的沟通观念、表达诉求能力以及教 育工作者的投入等主客观方面着手,旨在不断提高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性。 (一)提高大学生沟通表达与主动诉求的能力 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的不足,在沟通能力上存在着 许多缺陷,如何主动与教育者建立沟通关系并表达沟通 信息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顺利进行 的一项主观问题。[2] 大学生在沟通活动中主动性和积极 性不高、沟通不及时,这些都是由于大学生沟通表达能 力与主动诉求能力较差所致,因此,提高大学生沟通表 达与主动诉求能力,加强大学生建立沟通关系能力的培 养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各项问题的重要路 径,高校应更多的提供大学生沟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 在真正的人际沟通与交往中提高自身沟通表达能力,例 如,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活动中,使 学生在与广大学生与教育工作者的联系中锻炼自身的沟 通表达与诉求能力。 此外, 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演讲比赛、 辩论赛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学院为例,该院一直在学生成 长成材的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思想指 导, 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新模式、 新载体、
? ? 195
《戏剧之家》2015 年第 10(下)期
总第 212 期
新方法。将学生党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构建了学院、学部两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体系,开 办了学院学部两级党校,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工 作。在改革开放 30 周年、建党 90 周年、辛亥革命 100 周年等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中,学院和各学部精心组 织了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我与祖国共奋进”、“我 的青春我的团”、“尊师、感恩、责任”等活动,让大 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感染,在实践中提高沟通能力。文华 学院还将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主题,充分调动发挥各方 面力量, 举办了演讲比赛、 歌咏比赛、 主题班会、 座谈会、 报告会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将理论学习与 社会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 会道德观、荣辱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沟通能力与 主动诉求能力,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学院 还搭建了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的 面对面”,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沟通渠道与形式。 人文学部创造了“一报一刊一网络”,利用新浪微博等, 传递校园内外的学生身边事,并开展各项互动栏目,让 学生在网络平台中积极的发表观点,进行交流,从而了 解学生思想动态,排解学生思想困惑,为高校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开辟了网络新阵地。 (二)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沟通价值观 思想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主观意志,正 确的思想观念对实践活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是在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思 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的沟通价值观是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 思想政治教育 具有传授科学思想理论、激发课题积极性、化解矛盾的 功能,而沟通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任务的目标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在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条件下开展沟通活动能使其接受科学的 理论指导和确定的思想信息,,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 观,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一项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 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活动,也是一种平等有 效的沟通活动。 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正确价值观包括树 立其沟通重要的价值观、双向沟通的平等观以及坚持及 时沟通的时效观三方面。[4] 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 通活动高度重视,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活动的重要 性,有效推动沟通活动的开展。树立大学生双向沟通的 平等观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 育沟通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应做到互相尊重、平等 对待,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成材与发展为基本立足点, 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沟通活动的重点。教育工作者应以大 学生各方面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等作为沟 通活动的中心,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沟通的目的, 自然的关爱大学生, 尊重学生观点, 将学生的学习生活、 切身利益以及合法权益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联系
?196?
在一起。坚持及时沟通的时效观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沟通中要及时进行、快速开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 者认真的对待学生的沟通要求, 并及时的组织沟通平台、 选择适当的形式开展沟通活动。当发现学生有沟通的诉 求时, 教育者应以最快的速度, 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 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消除障碍、化解矛 盾的目的。 (三)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现代化沟通形式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广大教育工作 者对现代化沟通模式的运用能力不强,以至于在思想政 治教育沟通实践中难以发挥非正式沟通、非语言沟通、 个别沟通以及网络媒介平台沟通这些现代化沟通形式的 作用。[5] 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现代化沟通形式的能 力,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形式传统和单一、沟 通渠道不通畅的现状,是当前高校应重点把握的内容。 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在做好集体沟 通的同时还应兼顾到个别沟通,做到个别沟通与集体沟 通相结合;使用语言沟通时也可充分发挥非语言因素的 作用,例如表情、目光、眼神、姿势等,能增加沟通中 双方的情感培养,加强沟通的信息传递与意义理解;使 用正式沟通时,可使用聚会、聊天或活动等非正式沟通 形式, 创造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 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 ; 在使用现实沟通形式时,也应加强对网络媒介平台沟通 的使用,提高与大学生进行网络沟通的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及时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思想 状况、掌握教学反馈信息,便于及时的消除大学生思想 隔阂、 调解利益矛盾, 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可接受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提高大学生沟通 表达与主动诉求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正确 的沟通价值观、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现代化沟通形式的 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从这几方面着手,相信定 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刊 . 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优化策 略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王丛丛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 [D]. 福建农林大学,2013. [3] 张淑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 究 [D]. 重庆工商大学,2013. [4] 鞠凯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优化策略 [J]. 才智,2015,12(18):107. [5] 关亮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其优化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1):126-127. 作者简介: 李 昂(1987-),男,硕士,助教,河南大学教育 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 教育,新闻传播。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及其优化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0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