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7:06

  本文关键词: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相关历史学、教育学研究、比较研究法、系统论方法,本着“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什么,思想政治教育怎么开展”的总体观,着力从理论渊源、历史背景、理论体系、主要理论特色和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对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对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全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背景,分别阐述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等问题,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三部分: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体系(上、下)。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力图构建起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四部分: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鲜明特色。从五个方面论述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鲜明特色,即系统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科学的创新性、典型的务实性、真实的群众性,凸显了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 第五部分: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与
【关键词】:江泽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 理论体系 特色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4
  • 一、选题的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11-14
  • 第一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14-24
  • 一、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来源14-19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14-15
  • (二)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15-17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7-18
  • (四)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8-19
  • 二、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19-24
  • (一) 国际背景19-21
  • (二) 国内背景21-24
  • 第二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上)24-36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24-28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4-26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26-27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27-28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8-31
  • (一) 战略目标与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四有”新人28-29
  • (二) 主要任务: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陶冶人的品德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9-31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31-36
  • (一)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31-32
  • (二) 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32
  • (三) 开展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32-33
  • (四) 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33-34
  • (五)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34
  • (六)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34-36
  • 第三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下)36-48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36-39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原则36-37
  • (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原则37
  • (三) 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37-38
  • (四)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38
  • (五) 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法律相结合原则38-39
  • (六) 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原则39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39-44
  • (一)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0
  • (二) 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40-41
  • (三)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41-42
  • (四)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基层42-43
  • (五) 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43-44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44-48
  • (一) 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44-45
  • (二) 重视队伍建设,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保障45-46
  • (三) 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46-48
  • 第四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鲜明特色48-60
  • 一、系统的科学性48-50
  •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48-49
  • (二) 严密的逻辑结构49-50
  • (三) 具有唯物辩证性50
  • 二、鲜明的时代性50-51
  • (一) 对国际国内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50-51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进行51
  • (三) 针对时代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51
  • 三、科学的创新性51-53
  • (一) 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52-53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具体体现53
  • 四、典型的务实性53-55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社会实际,实事求是53-55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要抓落实,讲求实效性55
  • 五、真实的群众性55-60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归宿56
  • (二) 以人民群众的思想发展变化和需要为根本,不断解决人们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服务群众56-57
  • (三) 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57
  • (四) 充分依靠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7-60
  • 第五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60-70
  • 一、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理论意义60-63
  • (一)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60-62
  • (二) 深刻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内涵62-63
  • 二、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63-70
  • (一) 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64-65
  • (二) 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65-67
  • (三) 为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67-70
  • 结语70-72
  • 主要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刚,宋险峰;论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曹普;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十大特色[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3 杜勇,李天福;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刘基,苏星鸿;试论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5 周亚东,刘国华;江泽民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12期

6 姜正国;试论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思想[J];湖湘论坛;2005年05期

7 胡建;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之初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陈先奎;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跨世纪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大思路[J];教学与研究;2000年07期

9 贾廷秀,周从标;论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10 许静;张吉雄;;论江泽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发展及其战略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正国;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世刚;论江泽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许华;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静;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论述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2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1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