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10-27 16:25
   “公民意识”的概念发轫于西方,直到近代才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现代的公民社会正在兴起,现代的公民意识正在形成,然而,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以及价值观念系统,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探讨培育我国公民意识的对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进而探索公民意识培养的策略问题。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概括总结出我国传统文化六个主要特征,即爱国主义传统、官本位意识、人伦关系传统、人治模式、民本思想和道德内省的人生观。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公民意识的内涵,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影响。 第三部分:在分析传统文化对公民意识培养的影响之后,进一步提出公民意识培养的对策。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爱国主义传统
    2.2 官本位意识
    2.3 人伦关系传统
    2.4 人治模式
    2.5 民本思想
    2.6 "道德内省"的人生观
第3章 传统文化对当前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影响分析
    3.1 积极的影响
        3.1.1 爱国主义传统有助于公民国家意识的培育
        3.1.2 道德内省的人生观有助于公民道德文明意识的提高
    3.2 消极的影响
        3.2.1 官本位的文化氛围阻碍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发展
        3.2.2 人伦关系传统束缚公民自由平等意识的发展
        3.2.3 长期"人治"的模式影响公民法治意识的发展
第4章 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策略
    4.1 坚持依法治国,摆脱传统人治观念
        4.1.1 加快法律建设进程,适应公民社会发展
        4.1.2 严格执法和司法,增强公民信任感
        4.1.3 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实践,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4.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公民民主意识
        4.2.1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4.2.2 积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4.2.3 优化公众监督,强化公民的民主监督意识
    4.3 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超越传统民本思想
    4.4 积极有效地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4.4.1 政府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引导者
        4.4.2 家庭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
        4.4.3 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4.4.4 社会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延续和检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昱;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8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58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