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1:38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关乎着国家的政治和领导权,关乎着国家的发展道路,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就要求“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当前世界各个国家的较量已从传统的军事和经济领域,转移到以思想意识、价值观输出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领域。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战场。对此,高校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和提升方面要秉持正确的政治原则,提高舆论话语权的领导能力,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伴随网络技术的升级,舆论形成方式乃至话语传播形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极大地影响了媒体的局面,改变着舆论生态圈。网络不仅成为舆论形成的发源之地,也成了信息传输的集散地,甚至还是舆论交锋的主要平台,意识形态方面的争夺开始集中在新媒体方面。如何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升新媒体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当今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在新媒体背景下存在诸多挑战及冲击,表现为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在信息全球化的环境中,西方各种意识形态话语不断渗透... 

【文章来源】: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研究


学历分布

专业分布


图 3.2专业分布。在全部的样本之中,文科专业的学生数目为 527 人,在整体样本中所占的人员比重为 54.84%;理工类人员是 434 人,占总样本中所占比重为45.16%;不同专业分布大学生所占比例如图 3.3 所示。

大学生群体,团员,党员,调研分析


图 3.3治面貌分布。在大学生群体中,主要成分是团员,还有一些学生党众。在调研分析中,党员人数 72 人,在全部样本中所占比重 7.4为 876 人,在总样本中所占的比重为 91.16%;其它身份的人员数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官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提升[J]. 覃文忠,陈禹卓,周静媛.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03)
[2]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探析[J]. 李帅卫.  高教论坛. 2018(06)
[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理路及其实现路径[J]. 杜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2)
[4]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探析[J]. 乔长水.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2)
[5]新媒体下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 刘维兰,马越.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6]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J]. 刘宏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3)
[7]浅析高校如何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J]. 徐敏.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3)
[8]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翟佳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1)
[9]新媒体视域下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路径选择[J]. 张嘉选,黎泽丹.  社科纵横. 2017(08)
[10]论大学素质教育本土话语体系构建[J]. 李和章,刘进.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7)

硕士论文
[1]自媒体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刘少阳.吉林大学 2017
[2]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问题研究[D]. 王立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7
[3]新媒体背景下藏区中小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朱慧.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D]. 陈轻轻.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D]. 夏寒.郑州大学 2017
[6]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耿丹妮.安徽农业大学 2016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D]. 刘晓静.青岛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88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88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