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道德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3:54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时期,我国伦理道德状况也相应地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阶段。社会道德建设需要健全的道德规范和强有力的道德评价以及良好的道德环境,其中,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凭借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出善或恶、正义或邪恶、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道德约束的作用。道德评价是连接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评价将道德思想的成果运用于道德实践并指导道德实践。同时,道德评价从道德实践活动中吸取新的理论来丰富道德思想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评价不仅要明确善恶这一基本的评价标准,而且要明确体现善恶的具体标准,不仅要观察人们的动机和效果,而且要明确道德评价的主体,道德评价的形式,以及道德评价的条件。应当看到,人们对目前的道德建设的状况越来越关注,在研究道德评价方面也在原来的教科书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不少新的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道德评价薄弱...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当前研究道德评价的意义
1.1.1 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评价理论
1.1.2 有助于为当前的道德评价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1.2 现今国内外道德评价问题研究成果
1.2.1 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历史演变性
1.2.2 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
1.2.3 道德评价薄弱的原因
1.2.4 加强、改进道德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1.3 本文研究道德评价的侧重点及创新
2 道德评价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1 明晰道德规范
2.2 促进道德修养
2.3 改善道德风尚
2.4 引导道德行为
3 当前道德评价的现状分析
3.1 道德评价近年的进展和成效
3.1.1 党和人民群众重视道德评价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3.1.2 党中央关于加强道德评价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
3.1.3 全社会道德评价的方式进一步多样化
3.2 当前道德评价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3.2.1 群众参与道德评价积极性下滑
3.2.2 道德评价标准抽象、模糊
3.2.3 道德评价功效弱化
3.2.4 道德评价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4.道德评价的历史启示
4.1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评价启示
4.1.1 重视教化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各种道德主张的一个鲜明特点
4.1.2 重视构建明晰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中国道德史上又一重要特点
4.1.3 宣传“因果报应”是中外宗教和民间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方法
4.2 国外道德评价的启示
4.2.1 道德评价与宗教紧密结合
4.2.2 重视国民教育的作用
4.2.3 道德评价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5. 加强和改进道德评价的若干思考
5.1 提高道德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
5.2 细化道德规范,明晰道德评价标准
5.3 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保障道德评价的健康发展
5.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3.2 实事求是的原则
5.3.3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5.4 改进道德评价的方式方法,增强评价的说服力
5.4.1 坚持教育为主,以理服人
5.4.2 情理交融,感化明理
5.4.3 贴近实际,融入生活
5.5 营造道德评价的良好环境刻不容缓
5.5.1 法律支持
5.5.2 政策支持
5.5.3 各司其职
5.5.4 舆论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求职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J]. 沈大伟,吴晓庆.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特点与启示[J]. 彭东琳.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7)
[3]浅析新时期道德评价的新维度[J]. 张锐,张谨. 社科纵横. 2010(02)
[4]浅议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评价体系建设[J]. 汪如磊.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2)
[5]试论道德评价的嬗变[J]. 葛桦. 教育评论. 2009(03)
[6]论和谐政治的道德因素[J]. 李武龙,吴丽,周建辉. 党史文苑. 2009(02)
[7]分析和评价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维度研究[J]. 王小卫. 理论观察. 2008(04)
[8]关于道德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丁永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9]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的丧失[J]. 段文阁. 伦理学研究. 2006(06)
[10]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 刘新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3052682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当前研究道德评价的意义
1.1.1 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评价理论
1.1.2 有助于为当前的道德评价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1.2 现今国内外道德评价问题研究成果
1.2.1 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历史演变性
1.2.2 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
1.2.3 道德评价薄弱的原因
1.2.4 加强、改进道德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1.3 本文研究道德评价的侧重点及创新
2 道德评价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1 明晰道德规范
2.2 促进道德修养
2.3 改善道德风尚
2.4 引导道德行为
3 当前道德评价的现状分析
3.1 道德评价近年的进展和成效
3.1.1 党和人民群众重视道德评价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3.1.2 党中央关于加强道德评价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
3.1.3 全社会道德评价的方式进一步多样化
3.2 当前道德评价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3.2.1 群众参与道德评价积极性下滑
3.2.2 道德评价标准抽象、模糊
3.2.3 道德评价功效弱化
3.2.4 道德评价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4.道德评价的历史启示
4.1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评价启示
4.1.1 重视教化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各种道德主张的一个鲜明特点
4.1.2 重视构建明晰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中国道德史上又一重要特点
4.1.3 宣传“因果报应”是中外宗教和民间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方法
4.2 国外道德评价的启示
4.2.1 道德评价与宗教紧密结合
4.2.2 重视国民教育的作用
4.2.3 道德评价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5. 加强和改进道德评价的若干思考
5.1 提高道德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
5.2 细化道德规范,明晰道德评价标准
5.3 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保障道德评价的健康发展
5.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3.2 实事求是的原则
5.3.3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5.4 改进道德评价的方式方法,增强评价的说服力
5.4.1 坚持教育为主,以理服人
5.4.2 情理交融,感化明理
5.4.3 贴近实际,融入生活
5.5 营造道德评价的良好环境刻不容缓
5.5.1 法律支持
5.5.2 政策支持
5.5.3 各司其职
5.5.4 舆论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求职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J]. 沈大伟,吴晓庆.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特点与启示[J]. 彭东琳.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7)
[3]浅析新时期道德评价的新维度[J]. 张锐,张谨. 社科纵横. 2010(02)
[4]浅议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评价体系建设[J]. 汪如磊.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2)
[5]试论道德评价的嬗变[J]. 葛桦. 教育评论. 2009(03)
[6]论和谐政治的道德因素[J]. 李武龙,吴丽,周建辉. 党史文苑. 2009(02)
[7]分析和评价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维度研究[J]. 王小卫. 理论观察. 2008(04)
[8]关于道德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丁永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9]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的丧失[J]. 段文阁. 伦理学研究. 2006(06)
[10]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 刘新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3052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5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