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02:4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是“00后”一代,其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较之以往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道德品质在因素多变的背景下跟以往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新媒体、自媒体的应用,外来文化的碰撞,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以往的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不足以适应新环境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因此,面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探所新的解决方法与道德教育策略。本文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了界定,在其基础上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各学者对道德概念、本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理论阐述,通过对近五年来搜狐、新浪网上关于青少年道德案例分析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培养以及青少年自身修养等四个方面。最后,坚持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引导下,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基于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论文从社会教育的导向性、家庭教育的主基础性、学校教育的渠道性以及青少年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四个方面对青少...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重难点
1.3.4 研究的创新点
2.概念、理论概述及研究价值
2.1 概念
2.1.1 青少年
2.1.2 道德
2.1.3 道德教育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3 青少年道德教育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2.3.1 理论价值
2.3.2 现实意义
3.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3.1 问题提出
3.2 社会环境存在问题
3.2.1 观念冲突带来的影响
3.2.2 道德失范带来的影响
3.2.3 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
3.3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3.3.1 学校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3.3.2 学校道德教育重智力轻德育
3.3.3 缺乏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3.4 家庭方面存在问题
3.4.1 教育理念落后
3.4.2 教育方法不灵活
3.4.3 家庭结构不健全
3.5 青少年自身存在问题
3.5.1 道德知行不一致
3.5.2 对道德追求的主体意识薄弱
4.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方面因素
4.1.1 多元化文化碰撞引发道德选择迷茫
4.1.2 道德调控失效引发道德价值困惑
4.2 学校方面因素
4.2.1 道德教育方法简单
4.2.2 道德教育内容抽象
4.2.3 道德评价标准单一
4.3 家庭方面因素
4.3.1 道德教育环境复杂
4.3.2 道德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4.3.3 道德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4.4 青少年自身因素影响
4.4.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自身因素
4.4.2 从道德价值取向角度分析青少年自身因素
5.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途径
5.1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5.1.1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道德
5.1.2 树立正确的群体价值观
5.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5.2.1 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5.2.2 拓展道德教育模式
5.2.3 建立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5.3 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5.3.1 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5.3.2 优化家庭环境,提升家庭共同道德素养
5.3.3 家庭学校结合,发挥合力作用
5.4 激发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4.1 努力学习,拔高道德底线
5.4.2 知行合一,促进自我提升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影响[J]. 康淑琴. 知与行. 2016(12)
[2]青少年道德“知行合一”的养成教育研究[J]. 何芳,高建凤,傅金兰. 教学与管理. 2016(21)
[3]也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培养[J]. 孙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9)
[4]论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价值意义与目标要求[J]. 张红梅. 金田. 2014(04)
[5]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 党建. 2014(04)
[6]家庭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郭萌萌. 青春岁月. 2013(24)
[7]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 卢黎歌,周辉. 理论学刊. 2013(05)
[8]浅谈青少年的道德滑坡起因与对策[J]. 徐嫱.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3)
[9]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黄小芮. 科技创业月刊. 2012(10)
[10]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J]. 张忠华. 高校教育管理. 2010(05)
博士论文
[1]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王婧.西南大学 2015
[3]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 蒋桂芳.郑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 段婉立.辽宁工业大学 2014
[2]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 贾海丽.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
[3]网络型青少年犯罪及其政府治理[D]. 陈中.华东理工大学 2011
[4]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 邓淦之.湖南科技大学 2010
[5]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 李德勇.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53567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重难点
1.3.4 研究的创新点
2.概念、理论概述及研究价值
2.1 概念
2.1.1 青少年
2.1.2 道德
2.1.3 道德教育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3 青少年道德教育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2.3.1 理论价值
2.3.2 现实意义
3.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3.1 问题提出
3.2 社会环境存在问题
3.2.1 观念冲突带来的影响
3.2.2 道德失范带来的影响
3.2.3 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
3.3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3.3.1 学校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3.3.2 学校道德教育重智力轻德育
3.3.3 缺乏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3.4 家庭方面存在问题
3.4.1 教育理念落后
3.4.2 教育方法不灵活
3.4.3 家庭结构不健全
3.5 青少年自身存在问题
3.5.1 道德知行不一致
3.5.2 对道德追求的主体意识薄弱
4.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方面因素
4.1.1 多元化文化碰撞引发道德选择迷茫
4.1.2 道德调控失效引发道德价值困惑
4.2 学校方面因素
4.2.1 道德教育方法简单
4.2.2 道德教育内容抽象
4.2.3 道德评价标准单一
4.3 家庭方面因素
4.3.1 道德教育环境复杂
4.3.2 道德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4.3.3 道德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4.4 青少年自身因素影响
4.4.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自身因素
4.4.2 从道德价值取向角度分析青少年自身因素
5.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途径
5.1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5.1.1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道德
5.1.2 树立正确的群体价值观
5.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5.2.1 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5.2.2 拓展道德教育模式
5.2.3 建立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5.3 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5.3.1 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5.3.2 优化家庭环境,提升家庭共同道德素养
5.3.3 家庭学校结合,发挥合力作用
5.4 激发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4.1 努力学习,拔高道德底线
5.4.2 知行合一,促进自我提升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影响[J]. 康淑琴. 知与行. 2016(12)
[2]青少年道德“知行合一”的养成教育研究[J]. 何芳,高建凤,傅金兰. 教学与管理. 2016(21)
[3]也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培养[J]. 孙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9)
[4]论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价值意义与目标要求[J]. 张红梅. 金田. 2014(04)
[5]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 党建. 2014(04)
[6]家庭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郭萌萌. 青春岁月. 2013(24)
[7]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 卢黎歌,周辉. 理论学刊. 2013(05)
[8]浅谈青少年的道德滑坡起因与对策[J]. 徐嫱.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3)
[9]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黄小芮. 科技创业月刊. 2012(10)
[10]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J]. 张忠华. 高校教育管理. 2010(05)
博士论文
[1]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王婧.西南大学 2015
[3]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 蒋桂芳.郑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 段婉立.辽宁工业大学 2014
[2]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 贾海丽.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
[3]网络型青少年犯罪及其政府治理[D]. 陈中.华东理工大学 2011
[4]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 邓淦之.湖南科技大学 2010
[5]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 李德勇.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53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5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