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区治理志愿参与的政策激励与实践绩效研究——基于郑州市方圆经纬社区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25 10:39
  社区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性载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从制度环境和参与绩效两个维度,对郑州市方圆经纬社区展开个案调查。调研发现,制度环境由政策设计、资源支持为核心构成,形成了"政府重视、党员引领、三方协同、制度激励"的格局与机制;社区积极分子志愿参与的绩效则体现为四个方面,即优化整合了社区服务资源,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丰富了社区居民日常公共生活,推动了社区民主进步。 

【文章来源】:社会政策研究. 2020,(02)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个案选择
二、社区治理志愿参与的政策激励
    (一)以志愿服务载体推进志愿服务行动
        1. 借助社区平台,推动全区社区建站。
        2. 依托志愿服务站,推行“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
        3.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开展“双提升”志愿服务活动。
    (二)以星级志愿者评定强化志愿服务激励
    (三)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化
    (四)以专项资金为志愿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三、方圆经纬社区治理志愿参与现状
    (一)社区志愿者队伍及其活动特点
    (二)社区志愿者个体的社会特性
    (三)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情况
        1. 志愿者的参与偏好。
        2. 志愿者的参与动因与活动频率。
        3. 志愿者的组织化与支持性资源。
        4. 志愿者对志愿行为的自我评价。
四、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效
    (一)推动了社区民主发展
    (二)改善了社区治安环境
    (四)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五)关爱了社区弱势群体
五、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同性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微观动力机制[J]. 周兆安,周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2]志愿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J]. 陆士桢,马彬.  社会治理. 2018(11)
[3]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纪天田,苏立宁.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4]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为例[J]. 张明锁,杜远征.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3(11)
[5]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 党秀云.  中国行政管理. 2011(03)



本文编号:3301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01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