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人格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17:04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来为大众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成为学科创新和发展的新热点。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人格社会化是个体人格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个体协调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推进人格社会化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这种过程不仅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格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其能够在青少年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培养个体与社会整体形态相适应的同时,实现个体与客观环境的和谐,促进其个体人格的发展。对于人格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格社会化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个单独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既不能单纯的将其规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也不能将其简单的依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将这两者有效结合,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从总体来说,推进人格社会化的过程是与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的;而具体的来说,人格社会化实际上是这三者的实际...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人格社会化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1.4 课题的现实意义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社会化认识和影响因素分析
    2.1 主观能动性和人格因素分析
    2.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2.3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三、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格社会化中的作用与缺陷
    3.1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化人格的培养的意义
    3.2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社会化的作用
    3.3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格社会化的局限性
四、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促进人格社会化
    4.1 构筑理想人格社会化模式
    4.2 青少年在人格社会化的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4.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人格发展及社会化的策略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人格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 许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2]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 唐莹,张静平,余晓波.  西北医学教育. 2005(03)
[3]人格发展与青少年社会化[J]. 代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S2)
[4]试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J]. 李先强.  肇庆学院学报. 2004(06)
[5]弘扬与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J]. 林春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S1)
[6]影响青年社会化问题的有效途径[J]. 于影.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03)
[7]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与大学生教育[J]. 郭光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01)
[8]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 张耀灿,徐志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04)
[9]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J]. 王普霞.  江苏高教. 2003(01)
[10]人格塑造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点[J]. 陈玲.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硕士论文
[1]受教育者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D]. 宾培英.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D]. 姜长宝.华中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11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311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