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执行难”问题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26 03:04
  执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一直是我国民事司法的难题,债权人也很难依法获得其应有的执行财产,这不但是庄严的法律问题,更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社会问题。"执行难"问题可归结为执行缺乏相关法律基础、执行机构执行力差不作为、民众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等原因。在明确了执行难问题的概念及表现的基础上,发掘其"病灶"在于社会信用的缺失。由此可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现状,并对其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源头上"根治"民事执行难问题。 

【文章来源】:区域治理. 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事“执行难”问题概述
    (一)“执行难”的概念范畴
    (二)“执行难”问题的表现
        1. 被执行人暴力抗拒不执行
        2. 协助执行人主观消极
    (三)“执行难”问题的根源
        1. 被执行人信用观念的缺失
        2. 社会征信体系不够完善
二、社会信用体系概述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含义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
        1. 社会信用法律体系不健全
        2. 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不健全
        3. 社会信用教育的缺位导致诚信意识淡薄
三、社会信用体系在执行中的适用性
    (一)社会信用体系破解民事执行难问题的依据
        1.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培养群众的法律信仰
        2.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助于快速获得执行财产
        3.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助于减少执行案件
    (二)社会信用体系在实践执行中的现状
        1.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2. 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规定
        3. 限制出境
四、完善与执行相关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
    (二)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三)加强信用意识教育,优化信用环境
    (四)提高政府和执行人员信用建设
五、结语



本文编号:3458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58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