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论析

发布时间:2021-10-30 08:4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科学论断,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的确认。这一确认,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继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即中华文化超强的吸纳、消化、再生的品质特性,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坚实历史基础。从近现代来看,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了科学的扬弃,使之迈入与马克思主义共融、共通的崭新传承道路。从当代来看,通过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其突出标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提出。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扬弃与超越,使之成为可以引领中国人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驾驭资本逻辑的优质文化。 

【文章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29(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继承: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规定性”
二、扬弃:民族化与全球化交织中的实践抉择
三、超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本质的确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 刘建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02)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哲学思考[J]. 汪青松.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5)



本文编号:3466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66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