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纪念性景观叙事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 ——以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3 08:10
近年来,社会道德失衡、价值观混乱等社会问题以及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观念的冲击,引发国家认同危机的产生。2016年,党和国家提出以红色旅游学习中国革命精神,以此强化公民国家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红色纪念性景观是革命精神展现的重要载体,其叙事过程是强化公民国家认同和建构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围绕红岩精神,首先基于扎根理论提出“游客”、“红色纪念性景观”和“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以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景观学、叙事学、地理学等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分析红色纪念性景观的叙事类型、策略和过程。再次,运用焦点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寻游客对于红色纪念性景观叙事认知、真实性体验和国家认同感知特征。最后以收回的486份有效问卷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揭示红色纪念性景观叙事感知、体验与国家认同的认知结构关系。取得如下认识和成果:第一,歌乐山烈士陵园红色纪念性景观叙事类型以纪念遗址类景观叙事、纪念建筑类景观叙事和历史博物馆文化景观叙事为主。叙事策略以点叙事、顺序叙事和混合叙事为主。多样化的叙事类型和叙事策略有助于充分发...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验及行为意向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Baloglu and Mccleary,1999;刘力,2015;屈小爽,2017)。认知层面,游客通过景观感知对红色纪念性景观叙事效果产生认知;情感层面,通过红色旅游体验了解游客的真实性体验;行为层面,借助红色旅游强化游客的国家认同行为(图 2-1)。
假设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0年来红岩精神研究综述[J]. 周勇. 探索. 2019(02)
[2]红岩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J]. 王婧. 探索. 2019(02)
[3]红岩精神: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共铸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J]. 崔健. 探索. 2019(02)
[4]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以普陀山南海观音露天大佛为例[J]. 游红霞,田兆元. 文化遗产. 2019(02)
[5]社区型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空间生产与形态转向——基于惠山古镇案例的分析[J]. 郭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6]都江堰“熊猫谷”景观游憩价值感知评价研究[J]. 钟美玲,唐勇,王尧树,梅燕,潘元琪,郭悦. 生态经济. 2019(01)
[7]大连旅游美食感知与体验研究[J]. 武传表,冯安睿.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2)
[8]从公共纪念空间到公共休闲空间: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空间生产[J]. 方远平,唐艳春,赖慧珍. 热带地理. 2018(05)
[9]历史背景认知对殖民遗产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以广州沙面岛为例[J]. 赵昭,张朝枝. 热带地理. 2018(05)
[10]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 衣玉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4)
博士论文
[1]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D]. 余红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研究[D]. 张瑜.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红色旅游情境下敬畏情绪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D]. 金鹏.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全球化视阈下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研究[D]. 刘锡婷.南京邮电大学 2017
[4]纪念性景观的多角度研究[D]. 康思威.北京交通大学 2017
[5]基于叙事法的事件型纪念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郭红艳.北京建筑大学 2013
[6]诺门罕战争与蒙古人民革命军[D]. 巴图赛罕.内蒙古大学 2013
[7]纪念性空间场所精神表达的策略研究[D]. 董栋梁.重庆大学 2013
[8]重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吴明.湘潭大学 2012
[9]重庆抗战遗址景观研究[D]. 陈静.西南大学 2012
[10]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D]. 吴小宁.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3344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验及行为意向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Baloglu and Mccleary,1999;刘力,2015;屈小爽,2017)。认知层面,游客通过景观感知对红色纪念性景观叙事效果产生认知;情感层面,通过红色旅游体验了解游客的真实性体验;行为层面,借助红色旅游强化游客的国家认同行为(图 2-1)。
假设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0年来红岩精神研究综述[J]. 周勇. 探索. 2019(02)
[2]红岩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J]. 王婧. 探索. 2019(02)
[3]红岩精神: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共铸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J]. 崔健. 探索. 2019(02)
[4]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以普陀山南海观音露天大佛为例[J]. 游红霞,田兆元. 文化遗产. 2019(02)
[5]社区型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空间生产与形态转向——基于惠山古镇案例的分析[J]. 郭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6]都江堰“熊猫谷”景观游憩价值感知评价研究[J]. 钟美玲,唐勇,王尧树,梅燕,潘元琪,郭悦. 生态经济. 2019(01)
[7]大连旅游美食感知与体验研究[J]. 武传表,冯安睿.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2)
[8]从公共纪念空间到公共休闲空间: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空间生产[J]. 方远平,唐艳春,赖慧珍. 热带地理. 2018(05)
[9]历史背景认知对殖民遗产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以广州沙面岛为例[J]. 赵昭,张朝枝. 热带地理. 2018(05)
[10]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 衣玉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4)
博士论文
[1]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D]. 余红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研究[D]. 张瑜.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红色旅游情境下敬畏情绪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D]. 金鹏.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全球化视阈下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研究[D]. 刘锡婷.南京邮电大学 2017
[4]纪念性景观的多角度研究[D]. 康思威.北京交通大学 2017
[5]基于叙事法的事件型纪念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郭红艳.北京建筑大学 2013
[6]诺门罕战争与蒙古人民革命军[D]. 巴图赛罕.内蒙古大学 2013
[7]纪念性空间场所精神表达的策略研究[D]. 董栋梁.重庆大学 2013
[8]重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吴明.湘潭大学 2012
[9]重庆抗战遗址景观研究[D]. 陈静.西南大学 2012
[10]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D]. 吴小宁.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7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