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21-11-04 11: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利用网络媒介推动中国价值对外传播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实现新时代中国价值有效对外网络传播,需理清其所存在的"危""机"双重逻辑。一方面,网络传播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把关弱化、群体极化等属性,导致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中的理解、选择、引领、认同之"危";另一方面,互联网为我国对外传播方式从"平面式"向"立体化"的转变,内容从"硬"到"软"的转换,效果从"单向"到"双向"的变换提供了新时机、新机理、新机遇。实现化"危"为"机",需创新表达,从自说自话到同频共振;更新理念,从单面提示到双面提示;拓展信道,从只顾其一到统筹兼顾;设置议程,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
【文章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之“危”
(一)碎片化易致传播内容失真,产生价值理解之危
(二)去中心化易致传播空间失序,产生价值选择之危
(三)把关弱化易致传播舆情失控,产生价值引领之危
(四)群体极化易致传播环境失衡,产生价值认同之危
二、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之“机”
(一)为我国突破“西强我弱”失衡国际传播格局提供新机遇
(二)为推动我国对外传播方式从“平面式”向“立体化”切换提供新时机
(三)为促进我国对外传播内容从“硬”到“软”转换提供新机理
(四)为推进我国对外传播效果从“单向”到“双向”变换提供新契机
三、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化“危”为“机”之策
(一)创新对外网络传播表达:从自说自话到同频共振
(二)更新对外网络传播理念:从单面提示到双面提示
(三)拓展对外网络传播信道:从只顾其一到统筹兼顾
(四)把控对外网络传播议程设置: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传播与认知风险:社交媒体环境下的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研究(英文)[J]. 李祎惟,郭羽. 国际新闻界. 2020(04)
[2]“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三重向度[J]. 项久雨.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7)
[3]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功能和实现方式[J]. 周琪.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4)
[4]舆情反转:突发事件过程中网络群体极化的角色研究——基于“天价鱼事件”的分析[J]. 王玉龙. 电子政务. 2016(05)
[5]“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传播生态的重构——关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观点的延伸探讨[J]. 喻国明,张超,李珊,包路冶,张诗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475603
【文章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之“危”
(一)碎片化易致传播内容失真,产生价值理解之危
(二)去中心化易致传播空间失序,产生价值选择之危
(三)把关弱化易致传播舆情失控,产生价值引领之危
(四)群体极化易致传播环境失衡,产生价值认同之危
二、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之“机”
(一)为我国突破“西强我弱”失衡国际传播格局提供新机遇
(二)为推动我国对外传播方式从“平面式”向“立体化”切换提供新时机
(三)为促进我国对外传播内容从“硬”到“软”转换提供新机理
(四)为推进我国对外传播效果从“单向”到“双向”变换提供新契机
三、新时代中国价值对外网络传播化“危”为“机”之策
(一)创新对外网络传播表达:从自说自话到同频共振
(二)更新对外网络传播理念:从单面提示到双面提示
(三)拓展对外网络传播信道:从只顾其一到统筹兼顾
(四)把控对外网络传播议程设置: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传播与认知风险:社交媒体环境下的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研究(英文)[J]. 李祎惟,郭羽. 国际新闻界. 2020(04)
[2]“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三重向度[J]. 项久雨.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7)
[3]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功能和实现方式[J]. 周琪.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4)
[4]舆情反转:突发事件过程中网络群体极化的角色研究——基于“天价鱼事件”的分析[J]. 王玉龙. 电子政务. 2016(05)
[5]“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传播生态的重构——关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观点的延伸探讨[J]. 喻国明,张超,李珊,包路冶,张诗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475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7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