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素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22:26
  本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为背景,以中部地区小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居民素质问题。城镇的素质教育理念远远发达于农村,人们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和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口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使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胜任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应的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充分证明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重视中部地区小城镇居民的素质问题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也是遍地开花,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随着户籍限制的不断放松,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溢出加快,农业劳动力转向问题突出,这使得中部地区小城镇居民的组成成份发生了变化,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人口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鉴于中部地区小城镇居民的特殊性,本文主要从中部地区城镇居民的素质问题着手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阻力都来源于人,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支撑城镇经济的持续...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源起
        1.1.1 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概况
        1.1.2 选题的原由、目的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2 概念
        1.2.1 对人口素质的定义
        1.2.2 对小城镇居民的定义
第2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居民素质现状分析
    2.1 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素质存在的问题
        2.1.1 居民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2 居民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3 居民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2 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居民素质问题的必要性
第3章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研究居民素质问题的必要性
    3.1 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研究居民素质问题的必要性
    3.2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学的观点分析研究居民素质问题的必要性
        3.2.1 马克思关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及其对研究居民素质问题必要性的指导意义
        3.2.2 马克思关于人口发展对社会影响的理论及其对研究居民素质问题必要性的指导意义
        3.2.3 马克思关于人口再生产过程和人口规律的理论及其对研究居民素质问题必要性的指导意义
        3.2.4 恩格斯关于人口问题的理论及其对研究居民素质问题必要性的指导意义
        3.2.5 列宁关于人口流动的理论及其对研究居民素质问题必要性的指导意义
第4章 解决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素质问题的措施
    4.1 提高小城镇居民收入是解决小城镇居民素质问题的基础
        4.1.1 提高小城镇居民收入的必要性
        4.1.2 提高小城镇居民收入的措施
    4.2 制度建设是解决小城镇居民素质问题的保障
        4.2.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4.2.2 完善就业制度,赋予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
        4.2.3 加快建立覆盖整个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3 重视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是解决小城镇居民素质问题的关键
        4.3.1 重视中小学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3.2 关心成人教育,更新教育观念
        4.3.3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4.3.4 发挥中部地区高校优势
    4.4 提高认知是解决小城镇居民素质问题的内在动力
        4.4.1 提高自我身份的认知
        4.4.2 提高对生育观念的认知
第5章 小结
    5.1 提高小城镇居民素质对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意义
    5.2 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 彭希哲,郭秀云.  人口研究. 2007(04)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与社会政策选择[J]. 黄乾.  人口研究. 2007(04)
[3]县域城镇化发展探析[J]. 蔡国华,李苗.  生产力研究. 2006(12)
[4]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之健康发展对策[J]. 林涛.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5]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和对策[J]. 韦纯良.  当代广西. 2006(03)
[6]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J]. 黄华绮,王克修.  红旗文稿. 2005(24)
[7]中部地区发展中优劣势转换的两个方面[J]. 李超.  中国发展. 2005(03)
[8]湖北农村人口素质对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J]. 高建勋,易法海.  统计与决策. 2005(14)
[9]论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 姜蕾.  理论界. 2005(04)
[10]城市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J].   中国新闻周刊. 2005(03)



本文编号:347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7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