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6:41
  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和保证作用?本文认为,除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环境和载体等诸多方面实现创新之外,重点要在继承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有益的思想资源,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研究视域,分析探讨了宗教信仰发生机制,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为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寻求了新视角,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资源。首先,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宗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宗教观
        一、马克思宗教思想
        二、恩格斯宗教思想
        三、列宁宗教思想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毛泽东宗教思想
        二、邓小平宗教思想
        三、江泽民宗教思想
        四、胡锦涛宗教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方法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一、宗教的消极作用
        二、宗教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宗教信仰机制
        一、宗教信仰机制概念
        二、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
    第三节 宗教信仰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主体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信仰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充满人文关怀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新思考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三章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说
        一、机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第二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理论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
        一、对象性原则
        二、方向性原则
        三、时代性原则
        四、创新性原则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机制及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
        一、理性认同机制
        二、情感认同机制
        三、态势激励机制
        四、自律转化机制
        五、利益互动机制
        六、制度保障机制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性
        二、前瞻性
        三、目标性
        四、现实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协调功能
        三、整合功能
        四、育人功能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条件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第二节 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力作用
        一、发挥教育者主体创造性
        二、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一、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J]. 陆树程,方文.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5)
[2]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论[J]. 陆树程,方文.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3)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J]. 方文,王淼.  黑河学刊. 2010(03)
[4]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 郭彩琴.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03)
[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J]. 邱柏生.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5)
[6]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力作——《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评介[J]. 梅荣政.  科学社会主义. 2010(01)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的当代价值[J]. 方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8]江泽民宗教工作思想探析[J]. 刘福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01)
[9]走出黑格尔体系的青年马克思——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思想起程[J]. 丁凡.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1)
[10]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困境·对策[J]. 方文.  黑河学刊. 2010(01)

博士论文
[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D]. 董世军.吉林大学 2008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D]. 石瑛.吉林大学 2008
[3]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马奇柯.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刘红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96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96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