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18:17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逐渐丰富完善。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特点、规律和表现形式。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性与主导性受到了重大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着深刻影响。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联系、应用、影响如何,影响因素是哪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又是什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面临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目的在于理清什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阐释为什么要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以及建构的基本方法问题,从而更好地探索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本文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具有数字化、生活化、从众性、创新性等特点,其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激发话语体系创新发展,进而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带来丰富理论体系、拓展发展空间、创新交流模式、激发创新发展等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话语主体权威性削弱、话语体系...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话语权
二、网络话语权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概述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
一、话语权与话语权建构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特点
一、数字化
二、生活化
三、从众性
四、创新性
第三节 影响话语权建构的因素
一、话语主体因素
二、话语客体因素
三、话语载体因素
四、外部环境因素
第四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规律
一、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的统一
二、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
三、一元与多元的有机统一
四、灌输与渗透的有机统一
五、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第五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现实价值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二、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四、激发话语体系创新发展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带来新机遇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理论体系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展空间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交流模式
四、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发展
第二节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面临新挑战
一、话语主体的权威性削弱
二、话语体系面临认同危机
三、话语内容价值选择困境
四、话语建构环境日趋复杂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困境分析
一、多元价值导致选择迷茫
二、话语体系建构相对滞后
三、非主流价值渗透不可避免
四、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完善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主导权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二、引领话语权建构正确方向
三、把控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四、占领网络话语传播主阵地
第二节 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一、强化话语价值的主导性
二、提升话语体系的科学性
三、更新话语内容的针对性
四、增强话语表达的吸引力
第三节 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机制保障
一、制度保障:健全网络治理法制
二、道德约束:提升网民整体素质
三、技术创新:建立话语反馈机制
四、科学研究:创新话语体系发展
五、净化环境:优化话语建构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J]. 戚玉兰,魏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 李超民,李礼.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3]权利与权力视域中的网络话语权[J]. 黄宝玲. 行政论坛. 2015(06)
[4]新媒体境遇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多维建构[J]. 谭作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0)
[5]媒体“话语”何以赋“权”——西方话语权研究综述[J]. 郭光华,王娅姣.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1)
[6]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 葛彦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01)
[7]媒介发展与信息生产力的交互作用[J]. 孟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8]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J]. 孙玲芳,周加波,徐会,侯志鲁,许锋. 现代情报. 2014(11)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J]. 魏晓文,李晓虹.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0)
[10]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探究[J]. 刘修阳,王涛.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8)
硕士论文
[1]中国高校官方微博研究报告[D]. 王欢.重庆大学 2013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D]. 张国飞.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9717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话语权
二、网络话语权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概述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
一、话语权与话语权建构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特点
一、数字化
二、生活化
三、从众性
四、创新性
第三节 影响话语权建构的因素
一、话语主体因素
二、话语客体因素
三、话语载体因素
四、外部环境因素
第四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规律
一、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的统一
二、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
三、一元与多元的有机统一
四、灌输与渗透的有机统一
五、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第五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现实价值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二、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四、激发话语体系创新发展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带来新机遇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理论体系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展空间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交流模式
四、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创新发展
第二节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面临新挑战
一、话语主体的权威性削弱
二、话语体系面临认同危机
三、话语内容价值选择困境
四、话语建构环境日趋复杂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困境分析
一、多元价值导致选择迷茫
二、话语体系建构相对滞后
三、非主流价值渗透不可避免
四、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完善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主导权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二、引领话语权建构正确方向
三、把控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四、占领网络话语传播主阵地
第二节 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一、强化话语价值的主导性
二、提升话语体系的科学性
三、更新话语内容的针对性
四、增强话语表达的吸引力
第三节 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机制保障
一、制度保障:健全网络治理法制
二、道德约束:提升网民整体素质
三、技术创新:建立话语反馈机制
四、科学研究:创新话语体系发展
五、净化环境:优化话语建构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J]. 戚玉兰,魏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 李超民,李礼.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3]权利与权力视域中的网络话语权[J]. 黄宝玲. 行政论坛. 2015(06)
[4]新媒体境遇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多维建构[J]. 谭作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0)
[5]媒体“话语”何以赋“权”——西方话语权研究综述[J]. 郭光华,王娅姣.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1)
[6]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 葛彦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01)
[7]媒介发展与信息生产力的交互作用[J]. 孟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8]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J]. 孙玲芳,周加波,徐会,侯志鲁,许锋. 现代情报. 2014(11)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J]. 魏晓文,李晓虹.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0)
[10]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探究[J]. 刘修阳,王涛.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8)
硕士论文
[1]中国高校官方微博研究报告[D]. 王欢.重庆大学 2013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D]. 张国飞.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9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67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