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灌输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24 09:44
列宁"灌输论"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核心指导理论之一。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开始思考这一理论在网络空间的适用性问题,并形成网络空间"无需灌输"论、网络灌输"无用有害"论、网络空间"灌输万能"论等一系列认识误区。因此,要正确运用"灌输论"指导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首先消除认识误区,全面把握该理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按照"灌输论"的要求同步完善正面宣教与反面揭露两条"灌输"路径,并深入研究各类网络群体,以实现精准"灌输"。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列宁“灌输论”的核心要义
(一)理论渊源
(二)主要内容
1.“灌输”的必要性。
2.“灌输”的主体与客体。
3.“灌输”的内容与方式。
(三)基本定位
二、列宁“灌输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认识误区
(一)网络空间“无需灌输”论
(二)网络灌输“无用有害”论
(三)网络空间“灌输万能”论
三、列宁“灌输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运用方略
(一)全面把握“灌输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意义
(二)同步完善正面宣教与反面揭露两条“灌输”路径
(三)深入研究各类网络群体以实现针对性精准“灌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 习近平. 前线. 2019(04)
[2]“灌输论”首倡者问题再探[J]. 孙来斌.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7)
[3]“灌输论”的首创者不是考茨基而是马克思恩格斯[J]. 金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6)
本文编号:372596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列宁“灌输论”的核心要义
(一)理论渊源
(二)主要内容
1.“灌输”的必要性。
2.“灌输”的主体与客体。
3.“灌输”的内容与方式。
(三)基本定位
二、列宁“灌输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认识误区
(一)网络空间“无需灌输”论
(二)网络灌输“无用有害”论
(三)网络空间“灌输万能”论
三、列宁“灌输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运用方略
(一)全面把握“灌输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意义
(二)同步完善正面宣教与反面揭露两条“灌输”路径
(三)深入研究各类网络群体以实现针对性精准“灌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 习近平. 前线. 2019(04)
[2]“灌输论”首倡者问题再探[J]. 孙来斌.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7)
[3]“灌输论”的首创者不是考茨基而是马克思恩格斯[J]. 金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6)
本文编号:3725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2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