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实施路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1 06:20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对的问题,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路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关键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关键。 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不同的国家对其的称谓不同。美国同样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不同,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各有不同。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实施路径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具有研究的价值。本论文对中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比较研究的方式,主要从内容和路径两方面来比较研究,对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比较分析详细具体,对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深入细致,通过比较分析,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弥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从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研究这样的理论对现实和长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主要介...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论文的选题意义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其创新点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 中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探索历程
    (二)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轨迹
    (三)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演进过程
    (四)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五) 本章小结
二、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及其分析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
    (四) 本章小结
三、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比较及其分析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路径
    (二)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三)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的异同
    (四) 本章小结
四、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实施路径的评价与启示
    (一)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二)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实施路径的启示
    (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卿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03)
[2]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之对比[J]. 范际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4)
[3]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比较研究[J]. 张园园.  铜仁学院学报. 2009(02)
[4]比较视野下的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J]. 张宏伟,陈然然.  教学与管理. 2009(03)
[5]当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J]. 王桂菊.  理论观察. 2008(05)
[6]试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J]. 梁忆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3)
[7]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J]. 袁建生,江晓萍.  前沿. 2007(06)
[8]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J]. 马奇柯.  理论月刊. 2007(05)
[9]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分析和思考[J]. 张益群.  基础教育参考. 2007(01)
[10]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 黄紫华,粟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6)

硕士论文
[1]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 杨会敏.合肥工业大学 2010
[2]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 林海玲.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D]. 袁力.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 李明琼.西北师范大学 2009
[5]中美两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D]. 杨晓刚.首都师范大学 2008
[6]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 陈莉雯.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比较研究[D]. 蒋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8]中美高校德育之比较研究[D]. 陈亮.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9]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比较研究[D]. 周中明.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0]舆论、传媒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 覃柳.外交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72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2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