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18:33
  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一词,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文明程度得到了新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因为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人民的思想道德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的素质还有心理方面的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的健全,不断的丰富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世界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提升,然后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如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在理论层次上,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环境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中国独有的特色。在实践层次上,对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从容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和风险,维护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而这就必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显示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性,汇聚中国力量,形成共同应对困境的强大合力。关于中...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概念
        (一)民族的基本概念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团结的理论
        (一)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
        (二)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
        (三)坚持民族自主自决的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人有关民族凝聚力的论述
        (一)毛泽东有关民族凝聚力的论述
        (二)邓小平有关民族凝聚力的论述
        (三)江泽民和胡锦涛有关民族凝聚力的论述
        (四)习近平有关民族凝聚力的论述
第三章 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当今中国最具生命力的力量
    一、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领导力
        (一)政治判断力是实践的前提
        (二)政治领悟力是实践的重要先导
        (三)政治执行力是实践的关键
    二、体现了新时代举国同心的团结力
        (一)展现出显著优势的制度力量
        (二)展现出万众齐心的民族力量
        (三)展现出坚韧不屈的人民力量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稳固的支撑力
        (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做支撑
        (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做支撑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做支撑
第四章 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性
    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一)增强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
        (二)增强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三)增强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二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错误观点对意识形态的误解
        (二)负面思想对意识形态的冲击
        (三)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保障
        (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需要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发展需要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抑制民族涣散
        (二)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吸引力
        (三)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民族积极性
    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在思想认识上的协调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达到价值观念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
        (三)促进行为规范的和谐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
    三、打造稳定的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得到获得感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得到幸福感
        (三)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使人民得到安全感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54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54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