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身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3-06-03 06:09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作为社会组织工具的个体地位区分、特权赋予或者课以受歧视状态,形成阶级分明、权利义务分配清晰的社会结构,身份始终是一个观察社会法律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现代社会征信制度是个人信用信息的最主要呈现方式,而这种基于征信产生的个人信用信息又日渐成为信息主体在市场交易与社会交往中的“身份”,并对信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分配产生持续的影响。这样,一种基于“身份的信用”,即由个体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身份不同,而产生不同权利义务关系的“人格信用”时代,由于信用信息的采集与广泛商业利用,开启了一种基于“信用的身份”而出现的“制度信用”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遇到的众多挑战,实际上是由传统的“身份信用”正在向“信用身份”转变引起的。这是因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脱离物理载体限制的信用信息真实性受到了挑战,对信用信息广范围地收集与利用影响到信用信息承载的人格尊严与身份构建自主性。这一影响因信用信息救济的困难而被进一步放大了。应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遇到的挑战,不仅需要设计与完善信用信息相关的具体制度,还应对信用信息作为身份标识承载的人格属性进一步思考,这正是探讨“信用身份”...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域外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从“身份信用”到“信用身份”的跃升
2.1 个人“身份信用”的结构与运行
2.1.1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身份信用”
2.1.2 西方传统社会中的“身份信用”
2.1.3 基于传统“身份信用”的特征的一般描述
2.2 个人“信用身份”的产生与流变
2.2.1 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身份”的产生
2.2.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身份”
2.2.3 “信用身份”的特征:基于“身份信用”的比较考量
第3章 “信用身份”的界定及意义探寻
3.1 个人“信用身份”的形式与实质
3.1.1 形式“信用身份”的定位
3.1.2 实质“信用身份”的确认
3.2 “信用身份”的分类及其扩张
3.2.1 市场自然运行对“信用身份”的分类
3.2.2 国家对“信用身份”的分类
3.3 “信用身份”成因及其扩张的意义探寻
3.3.1 真实性的追求:“信用信息”的公共意义
3.3.2 走出“信用信息”的困境:向“信用身份盗用”说不
3.3.3 “信用身份”的先在性及其国家治理的公法属性
第4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下“信用身份”的应用
4.1 “信用身份”视角下的知情权与被遗忘权
4.1.1 “透明人”:“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性挑战
4.1.2 “信用身份”:构建“个人信用信息”权利的新方案
4.2 信用评分:在信用信息收集的义务与责任中凸显
4.2.1 新的调整方式:个体信用报告的数字化概要的公正性挑战
4.2.2 “信用身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路标
4.3 信用修复:“信用身份”在信用救济制度中的应用
4.3.1 信用修复的救济困境及其挑战
4.3.2 “信用身份”:信用救济制度的新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28785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域外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从“身份信用”到“信用身份”的跃升
2.1 个人“身份信用”的结构与运行
2.1.1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身份信用”
2.1.2 西方传统社会中的“身份信用”
2.1.3 基于传统“身份信用”的特征的一般描述
2.2 个人“信用身份”的产生与流变
2.2.1 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身份”的产生
2.2.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身份”
2.2.3 “信用身份”的特征:基于“身份信用”的比较考量
第3章 “信用身份”的界定及意义探寻
3.1 个人“信用身份”的形式与实质
3.1.1 形式“信用身份”的定位
3.1.2 实质“信用身份”的确认
3.2 “信用身份”的分类及其扩张
3.2.1 市场自然运行对“信用身份”的分类
3.2.2 国家对“信用身份”的分类
3.3 “信用身份”成因及其扩张的意义探寻
3.3.1 真实性的追求:“信用信息”的公共意义
3.3.2 走出“信用信息”的困境:向“信用身份盗用”说不
3.3.3 “信用身份”的先在性及其国家治理的公法属性
第4章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下“信用身份”的应用
4.1 “信用身份”视角下的知情权与被遗忘权
4.1.1 “透明人”:“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性挑战
4.1.2 “信用身份”:构建“个人信用信息”权利的新方案
4.2 信用评分:在信用信息收集的义务与责任中凸显
4.2.1 新的调整方式:个体信用报告的数字化概要的公正性挑战
4.2.2 “信用身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路标
4.3 信用修复:“信用身份”在信用救济制度中的应用
4.3.1 信用修复的救济困境及其挑战
4.3.2 “信用身份”:信用救济制度的新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28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2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