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8 18:1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和国家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面临的内外环境纷繁复杂。国内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充斥网络空间,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结构。西方国家借助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更是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对内忧外患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重要场合和多次关键时机围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述和工作部署,初步形成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本论文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对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形成依据、内容体系、丰富意蕴、理论价值和实践要求。通过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分析当前国内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以及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探讨了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形成依据。着重分析了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内容体系,具体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地位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制度保障、人才与技术支撑、文化与道德规制。...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提出背景的研究
1.3.2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主要内容的研究
1.3.3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重要价值的研究
1.3.4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实践路径的研究
1.3.5 评价与展望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相关概念和形成依据
2.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概念阐释
2.1.1 意识形态
2.1.2 网络意识形态
2.1.3 网络安全
2.1.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2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
2.2.2 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
2.2.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论述
2.3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形成的现实背景
2.3.1 全球范围内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复杂
2.3.2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内外挑战和威胁
第三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3.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地位
3.1.1 关乎国家安全
3.1.2 关乎党的长期执政
3.2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
3.2.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2.2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原则方针
3.3.1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3.3.2 坚持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
3.3.3 遵循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3.3.4 遵循科学发展创新和依法管理治理的基本方针
3.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保障
3.4.1 领导体制保障:注重顶层设计,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3.4.2 法律制度保障: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体系
3.4.3 治理体系保障:打造国内综合治网格局,构建新型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3.5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3.5.1 稳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技术支撑
3.5.2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3.6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与道德规制
3.6.1 发展健康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向上向善发展
3.6.2 凝聚社会道德意识,引领网络社会道德价值主流
第四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理论特征
4.1 人民性
4.1.1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价值根基
4.1.2 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进动力
4.1.3 一切造福人民:人民利益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价值归宿
4.2 政治性
4.2.1 认识论层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地位的政治性
4.2.2 方法论层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原则的政治性
4.3 法治性
4.3.1 加强网络立法: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4.3.2 网络空间守法: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4.3.3 严格网络执法:依法管网治网
第五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要求
5.1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理论价值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列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思想
5.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5.1.3 深化和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5.2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实践要求
5.2.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念
5.2.2 坚持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
5.2.3 坚持紧扣“两个中心”,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基础经济基础
5.2.4 坚持开放与自主的辩证统一,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本文编号:3852535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提出背景的研究
1.3.2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主要内容的研究
1.3.3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重要价值的研究
1.3.4 关于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实践路径的研究
1.3.5 评价与展望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相关概念和形成依据
2.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概念阐释
2.1.1 意识形态
2.1.2 网络意识形态
2.1.3 网络安全
2.1.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2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
2.2.2 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
2.2.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论述
2.3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形成的现实背景
2.3.1 全球范围内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复杂
2.3.2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内外挑战和威胁
第三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3.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地位
3.1.1 关乎国家安全
3.1.2 关乎党的长期执政
3.2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
3.2.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2.2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原则方针
3.3.1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3.3.2 坚持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
3.3.3 遵循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3.3.4 遵循科学发展创新和依法管理治理的基本方针
3.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保障
3.4.1 领导体制保障:注重顶层设计,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3.4.2 法律制度保障: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体系
3.4.3 治理体系保障:打造国内综合治网格局,构建新型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3.5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3.5.1 稳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技术支撑
3.5.2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3.6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与道德规制
3.6.1 发展健康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向上向善发展
3.6.2 凝聚社会道德意识,引领网络社会道德价值主流
第四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理论特征
4.1 人民性
4.1.1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价值根基
4.1.2 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进动力
4.1.3 一切造福人民:人民利益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价值归宿
4.2 政治性
4.2.1 认识论层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地位的政治性
4.2.2 方法论层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原则的政治性
4.3 法治性
4.3.1 加强网络立法: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4.3.2 网络空间守法: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4.3.3 严格网络执法:依法管网治网
第五章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要求
5.1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理论价值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列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思想
5.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5.1.3 深化和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5.2 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的实践要求
5.2.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念
5.2.2 坚持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
5.2.3 坚持紧扣“两个中心”,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基础经济基础
5.2.4 坚持开放与自主的辩证统一,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本文编号:3852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5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