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5:17
本文关键词:中国的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生产总值长期连年大幅度增长,中国人在物质层面的总体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翻天覆地般的改善。然而在取得经济方面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爆发了出来,其中中国社会信任水平显著下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今普通中国百姓对他人、对商家、甚至对一些组织机构越来越持怀疑保留态度,越来越不信任,有部分媒体、学者甚至已经用“陷入信任危机”来概括中国社会目前的处境。 中国社会信任水平下降的现状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许多研究表明,信任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润滑剂,它能够显著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交易达成,引发更多的创新及资本积累,最终推动经济发展。信任对于未来我国经济以健康、可持续的方式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以往的研究中鲜有利用国内数据围绕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多期中国大陆省级信任数据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证实:中国省级区域社会信任水平对当地的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信任还与地区投资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并且在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越小的地区,信任对于投资率的作用将越大。 本文之后进一步对中国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通过对个体微观及省级宏观两个层面变量的考察表明:个体受教育程度、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对政府的信心,省级基础教育覆盖率、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环境的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等都会对社会信任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省级层面的收入差距损害信任。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对社会信任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认为社会信任水平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存在先降低后又升高的U型关系,但就目前来说我国整体仍处在前半段社会信任随市场化推进而下降的阶段。 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结合实际,本文对中国社会信任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这一情况、提高我国社会信任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信任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4.1;D648
【目录】:
- 目录3-4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1章 绪论6-10
- 1.1 研究背景6-7
- 1.2 研究意义7-8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8
- 1.4 创新与不足8-10
- 第2章 文献综述10-15
- 2.1 信任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10-12
- 2.2 信任的影响因素12-14
- 2.3 小结14-15
- 第3章 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15-26
- 3.1 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5-18
- 3.2 社会信任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8-26
- 3.2.1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描述18-21
- 3.2.2 实证结果与分析21-25
- 3.2.3 小结25-26
- 第4章 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26-41
- 4.1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框架分析信任的影响因素26-30
- 4.2 社会信任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30-41
- 4.2.1 各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的来源和描述30-34
-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34-40
- 4.2.3 小结40-41
- 第5章 中国社会信任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对策建议41-49
- 5.1 中国社会信任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41-45
- 5.2 提高中国社会信任水平的相应政策建议45-49
- 注释49-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卫民;;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2 张维迎;重建信任[J];经济世界;2002年10期
3 张爽;陆铭;章元;;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4 李涛;黄纯纯;何兴强;周开国;;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5 赵家章;周明生;;信任、交易成本与贸易: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刘轶;许勇;;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私人投资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的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