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到政党的前途命脉和国家的安全稳定,,它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同时也还存在诸多不足。而新形势下,网络文化的发展又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必须主动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积极探索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因此,本篇论文就“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这一论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含特殊内容和多样化表现形式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们凭借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网络资源为支点,在网络空间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为目标追求的观念上层建筑,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教化辩护功能、文化引导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四个方面。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成功应对了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展开;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逐步纳入法治轨道。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应对能力不够高;对新媒体的引领能力不够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还不够完善。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发展又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网络文化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覆盖面不断拓展、传播手段不断丰富、理论创新不断促进;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受到冲击、主导地位面临削弱、权威性遭到消解。针对网络文化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是要把握网络文化的舆论导向以应对突发事件。二是要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三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话能力。
【关键词】: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影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引言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11-15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7
- 第2章 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问题界定17-27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7-21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17-19
- 2.1.2 网络文化的特征19-21
- 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功能21-23
- 2.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21-22
- 2.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22-23
- 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依据23-25
- 2.3.1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23-24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4-25
- 2.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25-27
- 2.4.1 党的意识形态建设25
- 2.4.2 文化软实力建设25-26
- 2.4.3 思想道德建设26
- 2.4.4 政治文明建设26-27
- 第3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分析27-32
- 3.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成绩27-29
- 3.1.1 成功应对了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27-28
- 3.1.2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8
- 3.1.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展开28
- 3.1.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逐步纳入法治轨道28-29
- 3.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不足29-32
- 3.2.1 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应对能力不够强29-30
- 3.2.2 对新媒体的引领能力不够高30
- 3.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所下降30-31
- 3.2.4 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不够完善31-32
- 第4章 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分析32-38
- 4.1 网络文化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新机遇32-34
- 4.1.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覆盖面得到拓展32
- 4.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得到丰富32-33
- 4.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得到促进33-34
- 4.2 网络文化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新挑战34-38
- 4.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受到冲击34-35
- 4.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削弱35-36
- 4.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遭到消解36-38
- 第5章 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38-48
- 5.1 把握网络舆论导向以应对突发事件38-41
- 5.1.1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38-39
- 5.1.2 注重引导大众的社会心理39-40
- 5.1.3 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40-41
- 5.2 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引领社会思潮41-44
- 5.2.1 加强党的理论网站建设41-42
- 5.2.2 创新公民政治参与的网上运行机制42-43
- 5.2.3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43-44
- 5.3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话能力44-48
- 5.3.1 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机制44
- 5.3.2 在对内宣传上要加大宣传力度44-46
- 5.3.3 在对外宣传上要强化走出去战略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附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枝;;网络文化研究——一块亟待开垦的沃土——评《网络文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峰;;论西方网络文化的特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永贵;;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指向及实现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4 刘小英;试论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黄芳;;网络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保障功能[J];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7 王栾生;我国学界对网络文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谢松明;;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9 胡长生;黄勇;;论网络文化的旨趣及其治理[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吴玉荣;在虚拟空间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詹卫武;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2 齐小娟;网络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9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