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02:11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政治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促进人的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既定的意识形态、政治信仰中,接收着教育和影响,这个过程就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时代情况下,个体政治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进行的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生命线,引领思想前进的方向,在个体从“自然人”到“政治人”的过程中,协调个体人格,引领着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路程是曲折的,面临着各种问题,来自家庭、学校、个体工作环境的不利影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自由主义社会意识无孔不入,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受到严峻的挑战和渗透;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性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缺少的人文关怀,无不在阻碍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传统的臣民意识、个体权利保护不足、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都在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推动。严峻的形势下,创新个体政治社会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实现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的协调;争取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优化意识形态的内容,注重意识形态的传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文化环境支撑,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CIS(组织识别系统)是统一组织思想的重要方式,CIS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是同心圆的关系,其中的方法也值得借鉴;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民间组织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也可以推动“政治人”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政治社会化 政治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一、课题的来源9
  • 二、选题的意义9-10
  • 三、课题研究方法10
  • 四、课题研究综述10-13
  • 第一章 个体政治社会化概述13-15
  • 第一节 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意义13-14
  • 一、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内涵13
  • 二、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特点与意义13-14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内在联系14-15
  • 一、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4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联系14-15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政治社会化发展的价值15-19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保证作用15-16
  • 一、保证个体政治社会化发展方向15-16
  • 二、为个体政治社会化树立目标导向16
  • 三、引导和规范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行为16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政治方向16-17
  • 一、引导正确的政治认知16-17
  • 二、促进个体树立现代政治观念17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个体的协调17-19
  • 一、塑造个体的人格17
  • 二、促进个体之间的融洽交往17-19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困境19-28
  • 第一节 家庭、学校、工作环境中阻碍个体政治社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19-21
  • 一、家庭教养中的不良政治观念19
  • 二、学校教育不完善19-21
  • 三、工作环境消极因素21
  •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弊端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效果21-22
  • 一、市场竞争的功利性21-22
  • 二、分配不公平影响个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2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缺失打击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积极性22-27
  • 一、传统的臣民意识影响政治参与的积极性22-23
  • 二、个体权利保护意识不足23-24
  • 三、公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24
  • 四、新媒体中不良文化给个体错误诱导24-26
  • 五、腐败因素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认同26-27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自由主义社会意识的影响27-28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对策28-42
  • 第一节 个体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的承接28-30
  • 一、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起点28-29
  • 二、学校教育是个体形成完善政治人格的关键29-30
  • 三、工作环境是个体实现政治价值的具体场所30
  • 第二节 个体的自我提升30-31
  • 一、自我学习30-31
  • 二、培养自己的明辨能力31
  • 三、积极参加实践31
  • 第三节 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握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方向31-35
  • 一、优化意识形态的内容32-33
  • 二、注重意识形态的传播33-34
  • 三、重视个体“人”特征34
  • 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4-35
  • 第四节 建设政治文化充实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内容35-37
  • 一、政治文化与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关系35-36
  • 二、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36-37
  • 第五节 借鉴CIS经验建设个体的良好形象37-39
  • 一、CIS的导入37-38
  • 二、借鉴CIS建设方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38-39
  • 第六节 完善民间组织拓宽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渠道39-42
  • 一、民间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40
  • 二、注重民间组织对个体主体意识的推动作用40-41
  • 三、实现民间组织与个体的良性互动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玲;论“移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探索;2003年04期

2 李斌,王久渊;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稳定功能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唐红洁;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1期

4 林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5 陈少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2期

6 梁颖;试论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宏强;论公民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李幼斌,吴冬春;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原则与要求[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谯远;对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学刊;2003年06期

10 郝文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功能[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3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林燕;陈玉民;;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志军;;宽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理念[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9 段文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辩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国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主任,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夏文斌;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海良;从战略角度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以人为本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大连日报;2005年

5 记者 尹滨;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德州日报;2005年

6 管向群;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9 程天权;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山;加强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玮哲;大学生宽容思想政治教育[D];中南大学;2008年

2 刘兆军;“博客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D];复旦大学;2008年

3 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郭春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评(1949-1957)[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强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阅读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丛琳;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8 曾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同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张艺昆;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初探[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孔北平;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特点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95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