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社会的和谐,也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建设经验,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保障。30多年的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社会急速转型,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各个领域变化惊人,其变化的速度、范围、强度都是空前的。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缺德、悖德现象。总结当前突出道德问题的表征,并研究导致道德问题的深层原因,揭示道德建设低效的原因,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当前道德状况和道德形势的认识,明晰道德建设和道德治理的思路和对策,从而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进而有力的推进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并总结我国60多年道德建设的历史,并将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分为建国头七年的道德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道德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道德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道德建设四个部分。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道德”、“建设”、“道德建设”、“实效性”,并结合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道德建设”、“实效性”以及“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内涵作了界定,这也为设定“道德建设”取得实效性的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辩证地看待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状况,一方面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忽视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共产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不充分,道德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低效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五部分针对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根据我国道德建设低效的原因,从高度重视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作用,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和强化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性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道德建设 实效性 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8
- 一、选题缘由11-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三、文献综述13-16
- (一)有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及基本理论的相关研究14
- (二)有关道德建设制度的研究14-16
- 四、研究方法16
- (一)文献研究法16
- (二)实证分析法16
- (三)逻辑推演法16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6-18
- (一)研究的重点16-17
- (二)研究的难点17
- (三)研究的创新点17-18
- 第一章 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回顾18-25
- 一、建国头七年的道德建设18-19
-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道德建设19-21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道德建设21-23
- 四、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道德建设23-25
- 第二章 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理论分析25-34
- 一、道德建设的内涵25-27
- 二、实效性的含义27-28
- 三、对道德建设实效性属性的若干思考28-29
- (一)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显性与隐性28-29
- (二)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29
- 四、评价道德建设取得实效性的两个标准29-34
- (一)不文明行为的大量减少30-33
- (二)社会成员道德信仰的逐步确立33-34
- 第三章 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现状透视34-39
- 一、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34-36
- (一)我国道德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34-35
- (二)社会成员对道德的需求越来越明显35-36
- (三)全社会的不道德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36
- 二、我国道德建设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36-39
- (一)道德整体功能的弱化36-37
- (二)以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行为失范现象剧增37-38
- (三)道德底线屡屡失守与道德冷漠呈上升趋势38-39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低效的原因探究39-48
- 一、忽视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39-43
- (一)与道德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39-41
- (二)道德建设缺少伦理制度支撑41-42
- (三)道德建设缺少相关的配套政策42-43
- 二、共产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不充分43-45
- 三、道德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45-48
- (一)道德建设的主体错位45-46
- (二)道德建设的内容不明确46-48
- 第五章 新时期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对策48-66
- 一、高度重视个人品德建设48-51
- (一)个人品德的内涵及作用48-49
- (二)个人品德建设的途径49-51
- 二、充分发挥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性作用51-54
- (一)家庭美德的内涵及作用51-52
- (二)家庭美德建设的途径52-54
- 三、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54-59
- (一)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及作用55-56
- (二)加强职业道德设的途径56-59
- 四、强化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性功能59-66
- (一)社会公德建设的内涵及作用59-61
-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61-66
- 参考文献66-6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雪芬;;增强党际协商实效性问题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肖军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广西电业;2003年06期
3 张红梅;;也谈“两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J];理论界;2007年07期
4 丁俊萍;关于湖北地区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问题的调研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06期
5 佟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实效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孙抱弘;拓展视野 厘定层次 把握路径——多学科视角下的青少年德育及其实效性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4期
7 买买提·阿克木;;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8 杨建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视野下的实效性问题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9 周向军;;从文化多样化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力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评介[J];理论学刊;2013年05期
10 李忠晓;王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妍;;中国现代化的SST视角及其所面临的挑战[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吴桐;;探究影响中小学科学无神论教育实效性问题[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苗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N];解放军报;2012年
2 张立伟;一样的培训,不一样的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雄鹰;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孟翠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翟松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陈亚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问题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9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