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及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7 05:23
  意识形态话语权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关乎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和头等工作。十八大以来,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然复杂”的客观现状,另一方面是意识到我们党需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1)总结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工作的历史及经验对于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抗战大后方”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地域依托,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国际矛盾与国内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国内主要矛盾也从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变成了中日的民族矛盾。在国际上,为了争取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在国内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为了实现共产党自身的政治需求,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进行了多维度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争夺。这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借鉴。全面抗战时期...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抗战大后方
第一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依据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三)毛泽东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二、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三、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需要
        (一)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的形势所需
        (二)坚持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现实需要
        (三)整合党内意志分歧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内容
    一、对“三民主义”话语的争夺
        (一)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话语的宣传
        (二)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统治集团进行“三民主义”话语论战
        (三)中国共产党与汪伪政府进行“三民主义”话语论战
    二、“新民主主义”话语的建构与传播
        (一)“新民主主义”话语的出场与传播
        (二)国民党对“新民主主义”话语的诋毁
        (三)不同群体对“新民主主义”话语的接受
    三、对“联合政府”话语的提出与捍卫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话语
        (二)国民党对“联合政府”话语的曲解
        (三)争取社会各界对“联合政府”话语的认同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和效果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
        (一)政治精英通过撰文阐释话语核心观点
        (二)利用报刊媒介在社会各界进行意识形态传播
        (三)中共领导人在人际交往中以人格魅力凝聚共识
    二、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效果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
        (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三)增进大后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主要任务进行话语权争夺
    三、立足时代发展,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表达
    四、针对话语传播对象,注重话语沟通的灵活性
    五、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增强话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03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003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