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3 14:16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涵盖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具有维护社会良好秩序、营造融洽社会氛围的重要功能。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良性互动的纽带,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幸福的重要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以及科教文卫体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民道德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加快,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整个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可喜变化。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方式等呈现多样化态势,人民群众接受多元文化影响程度明显加深,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相互交织、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碰撞,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日渐复杂。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冲击着原有的价值规范体系,社会公德和公民自律意识下降,对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标准失去了判断,导致了公民道德失范现象愈加突显。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问题、前进中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的原则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了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将其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中进行思考和谋划。我们党十分重视道德理论建设和道德实践的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举措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创造积极条件,使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道德支撑。胡锦涛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时就指出,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在发展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始终把提高全民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培养“四有”新公民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 本文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了两者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梳理,剖析我国目前公民道德建设中主要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从多角度列举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当前和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没有变,实现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依旧任重道远,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也依旧繁重艰巨。在这一背景下,完善和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理论成果意义重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对当下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原则、内容以及原因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实践举措,以期为公民道德研究做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 现代化进程 公民道德建设 核心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1. 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13-27
  • 1.1 公民道德建设概述13-22
  • 1.1.1 公民道德建设的含义13-18
  • 1.1.2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18-21
  • 1.1.3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21-22
  • 1.2 社会主义现代化概述22-25
  • 1.2.1 现代化的内涵22-24
  • 1.2.2 社会主义现代化24-25
  • 1.2.3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个辩证统一关系25
  • 1.3 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25-27
  • 2.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现状剖析27-35
  • 2.1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27-29
  • 2.1.1 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增强27
  • 2.1.2 公民思想观念的更新27-28
  • 2.1.3 公民的自主性意识提高,交往范围不断扩大28
  • 2.1.4 公民道德建设的氛围不断增强28-29
  • 2.2 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9-35
  • 2.2.1 看客心理加重,利他意识淡薄29-30
  • 2.2.2 道德素养有所下降,社会道德共识弱化30-31
  • 2.2.3 官员道德素质不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31-32
  • 2.2.4 监管机制尚需健全,网络道德建设滞后32
  • 2.2.5 西方思潮不断涌进,外来文化强势渗透32-35
  • 3. 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缘由分析35-39
  • 3.1 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多元价值冲突35-36
  • 3.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36-37
  • 3.3 公民道德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37-38
  • 3.4 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单一性38-39
  • 4. 现代化历程中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举措39-47
  • 4.1 营造和谐氛围,纯化社会风气39-42
  • 4.1.1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三大优势39-40
  • 4.1.2 加强官德修养,打造良好官风40
  • 4.1.3 纠正行业歪风,净化职业环境40-41
  • 4.1.4 把握正确导向,培育良好民风41-42
  • 4.2 学习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教育42-43
  • 4.3 完善道德教化,营造良好环境43
  • 4.4 发挥公民主体作用,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43-44
  • 4.5 完善道德制度保障机制44-45
  • 4.6 坚持文化育人原则,突出重点群体建设45-47
  • 结论47-49
  • 致谢49-51
  • 参考文献51-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长江;市场经济下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孙德茹;赵宏斌;;近几年国内公民道德研究综述[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许启贤;论开展“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1年01期

4 谭振江;;文化“软实力”及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引论[J];东方论坛;2009年02期

5 刘小利;;文化和谐与文化软实力[J];福州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6 武铁传;;文化软实力理论以及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方法[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6期

7 赵永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青年道德的冲撞与重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王志刚;杨绍安;;论当代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王汉华;公民道德建设刍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曾丽雅;;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1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