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沂蒙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沂蒙精神是山东沂蒙儿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历经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砥砺形成的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时期山东军民鱼水、爱国和谐、无私奉献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革命精神风貌,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是红色文化精髓。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儿女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有六百万多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和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人民心怀沂蒙革命老区的壮丽雄姿和蓬勃朝气,秉承沂蒙红色儿女的优良传统和高贵品质,开拓奋进、敢为人先,争做引领时代发展的先进典型,在这片奉献的红色沃土上继续发挥着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沂蒙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它诞生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成长于翻天覆地的建设时期,发展于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时期,随时代的变换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具有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故,本文以历史年代为线索通过对沂蒙精神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进行细致梳理,对其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当前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具体途径,以期为沂蒙精神整体性的研究作出些许理论贡献,进一步深入宣传我国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
【关键词】:沂蒙精神 形成 发展 弘扬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5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14-15
- 第一章 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15-22
- 一、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15-19
- (一)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开展早期活动时期15-16
- (二) 抗日战争时期16-17
- (三) 解放战争时期17-19
- 二、沂蒙精神的继承与发展19-20
- 三、沂蒙精神的实践与发展20-22
- (一) 改革开放初期20-21
-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1-22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22
- 第二章 沂蒙精神的构成要素22-30
- 一、革命战争时代的沂蒙精神23-25
- (一) 红嫂精神23-24
- (二) 小推车精神24-25
- (三) 支前精神25
-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沂蒙精神25-27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沂蒙精神27-30
- (一) 九间棚精神27-28
- (二) 沈泉庄精神28
- (三) 经济开发区精神28-29
- (四) 兰田商城精神29-30
- 第三章 沂蒙精神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30-36
- 一、沂蒙精神的历史作用30-32
- (一) 政治认同31-32
- (二) 社会动员32
- 二、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32-36
- (一) 经济助推33-34
- (二) 价值导向34-35
- (三) 文明传承35-36
- 第四章 当前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具体措施36-41
- 一、拓宽沂蒙精神的传播渠道36-38
- (一) 学习研究36
- (二) 节日宣传36
- (三) 遗址参观36-37
- (四) 先进典型37
- (五) 文艺媒介37-38
- (六) 新兴媒体38
- 二、营造良好的红色精神教育氛围38-39
- (一) 政府主导38-39
- (二) 学校教育39
- (三) 家庭教育39
- (四) 组织教育39
- 三、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39-41
- (一) 保护沂蒙革命遗址39-40
- (二) 发展沂蒙红色旅游40
- (三) 打造沂蒙文化品牌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三生;刘慧;卢丽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红色文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熊扬勇;;论提升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高菲;;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8期
4 黄军民;;让红色文化生机无限[J];红旗文稿;2011年21期
5 王二尧;郭志普;王辉;;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傅梅芳;;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播[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7 马静;刘玉标;;论红色文化的科学发展[J];求实;2012年03期
8 王红英;;打造石家庄红色文化品牌的几点构想[J];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04期
9 ;大力弘扬湖北红色文化[J];世纪行;2012年05期
10 王金华;古江波;孙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明权;;试析“红色文化”的几个特点[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封振国;李敏翠;;互融与双赢——谈河北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多元化发展机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科研管理部调研组;刘金田;唐斫;高阳;;江西省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C];2011年
4 韩江华;;文化大繁荣 红色添光彩——对贵州省铜仁地区红色文化建设之浅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封振国;;结合“大西柏坡”建设谈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开拓[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6 肖先治;;简论红色文化与贵州“精神高地”的构建[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虹;;对毕节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敏;张小明;;关于红色文化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9 黄先友;何敏;;红色文化 构筑精神高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10 洪芳;;河北省红色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胜军邋陈志刚;永顺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N];团结报;2007年
2 记者 邢兆远邋通讯员 郇恒赛;临沂凭红色文化孕育发展强势[N];光明日报;2007年
3 彭光华;奋力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N];江西日报;2008年
4 李芝兰;地震区域内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姜天骄 姜建明;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倩倩;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威海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章军 刘建华 刘阳 马跃峰 崔佳;红色文化,如何更红?[N];人民日报;2010年
8 叶桉;红色文化奠定绿色崛起之基[N];江西日报;2010年
9 傅尹;更多红色文化遗产还需保护[N];广元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胡日查 实习记者 徐e,
本文编号:43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3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