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05:18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促进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加强公共道德、提升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公民社会的成长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公共领域日益扩张,因而凸显公德意识在提升公民素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也更加复杂。所以,在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这个大环境下培育我国公民的公德意识,应在注重公民主体发挥其自主性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公民道德的全面发展。 对社会公德和公德意识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是从相对狭义的视角展开的,如注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要求社会成员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等,这一视角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对于公民社会的整体道德建设来说似乎只是停留在表层,还没有涉及到其根本。我们以为从深层次探究公民社会道德意识问题才有可能探索到公民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本研究试图从我国公民社会这一特定视阈对相对广义的公德意识问题进行探索: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民公德意识入手,剖析我国公民社会与公德意识的形成与现状,从而找出适合我国正处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这一实际情况的社会公德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如何加强培育我国公民公德意识,加强我国社会公德体系建设,以此作为构建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分四个章节进行分析,第一章就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培育公德意识的意义进行研究,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公德的相关问题,若要解决我国公民社会中社会公德的相关问题,就须重视培育公德意识在我国现代社会整体道德建设中的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二章对当代我国公民社会中的公德意识进行概述,将当代我国公民社会中的公德意识分为几个层次进行论述,即公民意识中的契约精神、主体意识、普适伦理、法治精神;第三章分析了当代我国公民社会中的公德意识现状,就我国公民身份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下公德缺失的归因分析、培育公德意识所面对的不利因素、公德意识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对当代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与公德意识培育进行研究,本章就构建我国当代公民社会、加强当代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教育、培育公民意识促进公德意识发展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关键词】:公德意识 公民社会 公德意识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1-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3-16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8
- 第二章 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培育公德意识的意义18-26
- 2.1 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社会公德的培育18-21
- 2.1.1 公德意识培育是我国走向善治的必要条件18-19
- 2.1.2 公民社会的构建推动了社会公德的培育19-21
- 2.2 社会公德问题概述21-23
- 2.2.1 社会公德的内涵及特点21-22
- 2.2.2 公德与私德之辨22
- 2.2.3 社会公德的作用22-23
- 2.3 培育公德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伦理意义23-26
- 2.3.1 培育公德意识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24
- 2.3.2 培育公德意识是我国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24-25
- 2.3.3 公民是否具有公德意识是衡量国家道德文明程度的标尺25-26
- 第三章 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意识26-36
- 3.1 公德意识中的主体意识26-28
- 3.1.1 个人自觉26-27
- 3.1.2 集体意识27
- 3.1.3 全局观念27-28
- 3.2 公德意识中的契约精神28-31
- 3.2.1 对公民主体意识的认同28
- 3.2.2 理性精神28-29
- 3.2.3 规则意识29-30
- 3.2.4 宽容与妥协30-31
- 3.3 公德意识中的普适伦理31-33
- 3.3.1 对自由平等的诉求31
- 3.3.2 对诚实守信的坚守31-32
- 3.3.3 对道德责任的担当32-33
- 3.4 公德意识中的法治精神33-36
- 3.4.1 对民主法治意识的呼唤33
- 3.4.2 对权利义务的承诺33-34
- 3.4.3 对公平正义的追求34-36
- 第四章 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意识现状36-47
- 4.1 公民的身份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转变36-38
- 4.1.1 由臣民向公民的跃升36-37
- 4.1.2 公共交往方式的改变37
- 4.1.3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37-38
- 4.2 当下公德问题的归因分析38-42
- 4.2.1 公民文化素质相对薄弱38-39
- 4.2.2 小农意识的制约39
- 4.2.3 公民正义感的缺乏39-40
- 4.2.4 社会公德意识淡漠40-41
- 4.2.5 对私德抱有的偏见41-42
- 4.3 培育公德意识所面对的不利因素42-43
-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实用主义思潮42-43
- 4.3.2 现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倾向43
- 4.4 公德意识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3-47
- 4.4.1 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4
- 4.4.2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价值导向的一元化的关系44-45
- 4.4.3 公德意识培育的广泛性与先进性要求的关系45
- 4.4.4 道德传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45-47
- 第五章 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与公德意识培育47-58
- 5.1 构建我国当代公民社会47-51
- 5.1.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7-48
- 5.1.2 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法治体系48-49
- 5.1.3 转变公民组织管理方式49
- 5.1.4 政府相应的扶持49-50
- 5.1.5 加强舆论普及与推广50-51
- 5.2 当代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培育51-54
- 5.2.1 公德培育理念的转变51-52
- 5.2.2 公德培育原则的确立52-53
- 5.2.3 对所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思考53-54
- 5.3 培育公民意识促进公德意识发展54-58
- 5.3.1 重视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相关性55
- 5.3.2 关注政府工作人员的公民意识建构55-56
- 5.3.3 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56
- 5.3.4 完善我国公民参与机制56-58
- 结语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国际公民教育的视界:主动公民身份再造[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白尚祯;;美国公民意识的历史演变和特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4 徐贵相;;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永葆先进、共创和谐”系列党课(二)[J];党建;2007年02期
5 程德慧;;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价值诉求[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6 梁金霞;;公民教育: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的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洪岩;;马克思文本视域中的“公民社会”及当代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王宗礼;史小宁;;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公民意识教育[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3期
10 宇文利;;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德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50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