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思想政治教育_思想政治教育专业_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在全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和践行,本刊记者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颁发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的发展,如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等问题,,采访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教授郑永廷。
记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新目标、新内容与新要求,您是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专家,请您谈谈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颁发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如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郑永廷: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16号文件”颁发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的发展问题;二是如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的问题。
先谈第一个问题。“16号文件”颁发以后,确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有力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创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建设平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既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任务。
记者:请您谈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主要有哪些成绩和经验。
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指导下,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发展与成效。
第一,突出重点,围绕我国当前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与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来,高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广泛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践行、“六个为什么”的研究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实践等。这些方面的教育对高校师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凝聚力,推进高校改革开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更好地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编写、出版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及时对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效果显著。这些教育活动与研究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第二,抓住关键,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各级教育领导机构和高校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队伍的建设。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文件在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教师的选聘配备和培养培训、提供学科支撑和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目标。2006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文件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各省市区的宣传、教育机构和各高校,按照文件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队伍建设。自2006年以来,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教育厅,每年都举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班、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分期分批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到国内学习、考察。各高校和相关学术组织,召开各类研讨会交流教育、管理与研究成果。部分省市区教育部门和高校还组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场观摩、教学比赛。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区教育厅每年专门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申报和研究。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教育厅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选派几十名辅导员骨干赴国外参加为期3个月的专题研修,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按照教育部的安排,5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辅导员各500名,定向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2006年召开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地位、作用与职责。2007年教育部在调查研究、评比选拔的基础上,建立了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泛开展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国内外考察等活动。200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成立,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开展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和优秀辅导员全国巡讲活动,创办了《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学刊》杂志,有力推进了高校辅导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所有这些队伍建设的举措,都有效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不断改革创新,加快了推进专业化进程,催化研究成果成批涌现,展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生机与风采,从而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立足实际,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学科,它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诞生,在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展。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指导我国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发展的正确理论。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根本宗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既把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又把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既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又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既尊重、关心大学生,又要培养、提高大学生。高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了如何坚持人本发展观,改变文本发展观;怎样坚持全面发展,克服片面发展;如何坚持协调发展,避免成长冲突;努力坚持可持续发展,超越功利发展等,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进一步富有人文性和在理论上深化。
二是根据我国社会新的发展实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根据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了如何坚持面向世界与促进民族发展的统一,发展主旋律教育的问题;根据我国流动性和多样化发展加快的实际,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发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根据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条件下人们独立性与自主性不断增强的实际,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自主性与社会化的统一,发展道德法制教育的问题,等等。在新的客观条件下,上述教育不仅在目标、内容、方式上有新变化,所面临的环境也有新发展。正是根据新的实际,加强研究,才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近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研究者,一方面对学科的某些概念、观点进行深入审视,使其进一步准确和完善;另一方面针对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研究,有所突破。如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问题一直是学科建设的一个现实难题,教育部依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组织专家编著“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教材”10余本,陆续出版发行。这些教材既富有时代特征,又体现大学生特点,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近几年组织近20所高校的100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者,用近4年时间对大学生生活结构分层次开展研究,分别形成了大学生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日常生活、精神生活、虚拟生活以及成长成才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出版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共12本专著,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提供了参照与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编著已于2010年起动,这一建设项目将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
记者:根据您的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在近几年的确有很大发展,您能否把发展的特点作一个简要概括。
郑永廷:近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特点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在党中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文件指导与统一部署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方向明确,目标坚定,相互配合,发展快速。同时,各地区和各高校结合实际,各有分工和侧重,并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富有特色与优势。第二,规范性与持续性相结合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规范在党中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讲得很具体、明确,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按照规范所采取的措施、政策,有的已经制度化,有的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正是具体、明确的规范,才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持续性发展,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第三,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特点。
记者:谢谢您的概括!下面请您讲讲第二个问题,如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
郑永廷: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全局形势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工作,指出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概括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实践的基本经验。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丰富的资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我们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要根据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来确立目标、内容与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所涉及的内容与任务很多,我只能根据我的学习与理解,谈点看法。
第一,党的十八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既包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又包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刻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义和揭示的规律,是价值性与科学性高度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弘扬和发展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任务;就是要坚持、促进我国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避免和克服社会和人的片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促进社会和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和克服社会和人的孤立、盲目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有效坚持社会与人发展的正确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高屋建瓴地对各种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坚持正确的发展目标与要求。
第二, 党的十八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党的十八大主题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十八大报告首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论述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五位一体”建设;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别列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所有这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新阐述、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系统、更逻辑、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为高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和丰富的内容,是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
上述两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讲的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发展,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是在原来基础上继续与超越。
记者:您所讲的党的十八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提出的指导思想很重要,关系到高校和大学生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关系到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同理想,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最重要的课题。您能否谈一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高校德育的哪些新内容与新要求。
郑永廷: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分丰富,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许多新内容与新要求,我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谈谈我的学习和理解。
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17、31这是对全社会的教育要求,也是对大学生的教育要求,其不仅包括个体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而且包括社会的“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分别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并把它们结合起来,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研究,认真实施。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深入开展主旋律教育,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1-32“三个倡导”的价值观,是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成果的概括,是大学生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为高校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容与要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培育“三个倡导”价值观并贯穿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去;如何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概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大学生接受并付诸实践。
第二,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145次到提“人民”;在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基本要求时,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在报告结束时强调:“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14、25、51、56报告还多处提出要加强责任感教育,其中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35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就提出高校要“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强调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振兴同强调社会责任感具有内在联系和一致性。责任感主要指对人民、社会和国家负责的意识,实质就是不要只为己,更要为人民、利国家,当自己的利益同人民、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社会责任感教育,就是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教育。广大群众只有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才能和谐,力量才能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才能振兴;大学生只有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超越个人狭隘的视野与眼前利益的追求,形成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学习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研究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新要求、新内容与新方式,把这项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三,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和开展依法治国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并部署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一些领域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在一些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要研究这些现象对社会、个人的危害,分析产生的根源,找到克服这些不良现象的对策,促进高校良好风尚的上扬。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实质,是一些人,包括有些大学生,受自私自利价值观支配,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与社会影响所致。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也要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教育要求进行,即“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2]32要组织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与网络建设,引导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网络发挥积极作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的影响。这些教育方法,既有继承,也有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时,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首次提出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2]28报告关于法制教育的要求,超越了过去讲法制只强调法律规范与约束的传统,强调要把法治内化为精神、观念与意识,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法制建设、法制教育在我国发展很快,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要求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要开展“法治体系”建设,就是通过法制教育,把法规转化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与自觉行动,比学法、懂法更进一步。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根据我国法治进程,研究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形成、内涵、要求、特点与作用,研究人治思维和人治方式的形成根源、主要特点、现实表现与历史局限,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国家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0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