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发布时间:2016-06-23 20:01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发布日期: 2013-11-24 发布:  

  2013年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3年5期

  摘 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梦,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信仰危机弊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当提升“中国梦”的生活契合度,坚持主体性“中国梦”认知教育,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14-03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功能研究”(08D013)
  作者简介:张 朋(1989-),男,黑龙江东宁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忠桥(1947-),男,黑龙江双城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和宏伟奋斗目标。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
  一、“中国梦”的内涵阐释
  “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也是人民幸福之梦,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总结起来,“中国梦”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国家富强
  历史惨痛教训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梦”就是要以实现国家富强,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为第一要义。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但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不断进步,步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2.社会和谐
  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养老等都是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也是个人幸福之梦。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就是要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人民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善和完备,人民各项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广大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3.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就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中国梦”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中国梦”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均衡的提升,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全面发展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全能的人,而是每个人都能做好本职工作,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在自身岗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1.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切能够被利用起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效果。“中国梦”的提出客观上直接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中国梦”是唤醒中华民族民族意识,鞭策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思想意识和目标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内容。“中国梦”提出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读。这些科学思想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可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同时,“中国梦”提出之后,许多高校相继开展学习“中国梦”、帮助大学生实现梦想的相关主题活动、专家讲座等。这些实践活动加强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深入学习,同时在各项活动中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艺术、方式等,不断开发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2.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复兴成为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艰苦探索和顽强抗争,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梦”作为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凝聚着爱国主义精神气质和文化思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诉求。习近平主席也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主流上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尽管许多大学生不断抱怨社会不公正现象等,但他们在思想本质上是想实现民族复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大学生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3.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价值体系解构,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呈现多元化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多看重物质价值,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已经被许多大学生抛弃,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中国梦”以集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是仅仅依靠个别人或者某些人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汇聚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梦”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更加强调个人发展服从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这一目标,要求大学生能够科学认识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起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将个人发展统一到社会发展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身价值。
  4.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信仰危机
  信仰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缺乏信仰,这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主义泛滥,缺乏罪恶感和内疚感,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势必走向冷漠、自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与现实的人,是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吴建民教授指出,当下中国社会出现信仰危机跟一部分人缺乏梦想、缺乏追求、缺乏宏伟的目标密切相关。“中国梦”有助于克服信仰危机弊端。许多大学生缺乏崇高梦想,更多看重物质欲望的满足,缺乏精神上的追求。“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所凝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会不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不断满足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同时,“中国梦”又是一种价值追求,它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方面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圆梦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面获得全面提升的过程。因此,“中国梦”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信仰缺失所导致的当前现实问题。
  三、“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策略
  1.提升“中国梦”生活契合度
  提升“中国梦”生活契合度是指要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具体的实际生活当中去,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使“中国梦”教育生活化。“中国梦”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宏伟的奋斗目标,它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精神世界的建构,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引起大学生思想价值上的共鸣,使大学生将“中国梦”内化为他们的思想价值体系中,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4]“中国梦”在建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也就变成了空想、幻想,提升“中国梦”生活契合度要将“中国梦”实现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相结合。“中国梦”是一个长远目标,它的实现要以个人梦的实现和个人价值实现为基础,保障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一方面能够增加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度,激发他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质量,可以使大学生明白生活的意义,进而传递正能量,也才能够使其更好地参加生活实践。
  2.坚持主体性“中国梦”认知教育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5]主体性认知教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辅助,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由创新。民族复兴之梦是每位大学生共同的愿望,“中国梦”的学习如果还继续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方法,“中国梦”也就仅仅成为课本里面的知识,不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真正的价值观念教育的意义。“中国梦”的学习应坚持主体性认知教育,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学习中,让大学生自主去探究、分析“中国梦”的内涵、意义,让大学生将“中国梦”的实现与自身价值实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明白自我发展对“中国梦”实现的作用,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在大学生自我学习中应随时给予帮助。学生掌握的学习资源毕竟有限,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学校和老师帮助。这时候学校和教师就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各项学习资源,例如可以经常举办讲座,组织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去重点高校进行学习等。当前许多大学生惰性很强,在灌输性教学中,因为有教师的强制压迫,他们学习不敢放松;而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放松,不认真对待。学校和老师也要随时激励和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取激励措施给予优秀学生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帮助大学生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等。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主体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教育,它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敢于挑战。“中国梦”的实现要求人们发挥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3.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文化环境会潜移默化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享用者,校园文化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中国梦”思想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进一步增强“中国梦”的感染力和认同度。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力度,例如校园广播、宣传板报等。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宣传,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知识,并在网络中表达自身的观点。学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喜好以“中国梦”为主题建立特色网站,在网站中可以加强对成功人士和爱国人士事迹的宣传。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校园论坛让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内涵、价值以及个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梦想等问题展开讨论,既可以加大对“中国梦”的宣传,同时也能够掌握大学生对“中国梦”理解的实际情况。学校还要注重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学在其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全面发展和自身价值,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总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深入挖掘“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国梦,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2013-5-18(01).
  [2]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3]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8):1-5.
  [4] 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5.
  [5]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0-3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责任编辑:庞 达]

转载请注明来源。:

 

  快速投稿通道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0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60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