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3:24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道德教育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它们为了解决危机尝试过各种方法。作为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势必成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新途径。在人与自然不断加深的矛盾中,责任多半在于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中要数价值观问题最为根本。因此,,改变以往的价值观念,用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教育的手段试图增加公民的生态环境知识,开阔公民的生态视野,养成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然后投入生态实践活动,则有可能从根本上解除人类的生态危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已意识到国内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同时也意识到只有努力提升每一个公民的环境意识,生态保护才有希望,而提升公民环境意识的途径就是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本文坚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方法上采用:针对部分人群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访谈法、问卷法;在对古今中外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的文献对比法;在对大量文献、大量事实研究、核实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对问题解决途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归纳研究法。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一节详细论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第二节论述了国内外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是关于生态道德教育概念和理论基础的章节,主要概括了生态、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和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学科渊源和哲学基础。第三部分是关于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原因分析,以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中现状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学生、白领、政府职员和个体户等其他社会人员,另一部分是采用访谈形式,对象主要是农民。第四部分是对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的借鉴,主要分析了世界最发达国家美国、东亚发达国家日本、华人较多的发达国家新加坡和国情与中国相似的印度四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实施、发展情况,期待对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些许借鉴意义。第五部分是根据前几部分总结出来的发展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首先是从建立人与自然平等、友好、能够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开始,其次于公民周围的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再者要强化生态道德的宣传工作,增加社会正能量,最后还是要在学校教育的这个教育的主体内将生态道德教育普及好。第六部分为结束语,是对研究的总结,主要是不足之处和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公民 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言10-16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11-12
- 1.1.3 选题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4
- 1.2.1 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动态12-13
- 1.2.2 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动态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2 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6-22
- 2.1 概念界定16-17
- 2.1.1 生态16
- 2.1.2 生态道德16-17
- 2.1.3 生态道德教育17
- 2.1.4 公民生态道德教育17
- 2.2 理论基础17-22
- 2.2.1 理论渊源: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17-19
- 2.2.2 学科渊源:环境伦理学19-20
- 2.2.3 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观20-22
- 3 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必要性22-35
- 3.1 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22-31
- 3.1.1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22-23
- 3.1.2 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23-26
- 3.1.3 企业及公司人员生态道德教育现状26-28
- 3.1.4 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生态道德教育现状28-30
- 3.1.5 其他人员生态道德教育现状30-31
- 3.2 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现状的成因31-33
- 3.2.1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31
- 3.2.2 当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31-32
- 3.2.3 道德教育未跟上时代步伐32
- 3.2.4 个体接受能力存在差异32-33
- 3.3 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33-35
- 3.3.1 生态文明呼吁公民生态道德教育33-34
- 3.3.2 公民社会要求公民生态道德教育34-35
- 4 若干典型国家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及经验总结35-42
- 4.1 若干典型国家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35-38
- 4.1.1 美国35
- 4.1.2 日本35-36
- 4.1.3 新加坡36-37
- 4.1.4 印度37-38
- 4.2 若干典型国家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经验总结38-42
- 4.2.1 家庭教育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38-39
- 4.2.2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39-40
- 4.2.3 学校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40
- 4.2.4 民间组织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力量40-42
- 5 加强我国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42-49
- 5.1 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价值观42-43
- 5.1.1 人与自然平等观42
- 5.1.2 物本主义价值观42-43
- 5.1.3 适度健康的消费观念43
- 5.2 把握好生态道德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43-44
- 5.2.1 加强生态立法43-44
- 5.2.2 严格生态执法44
- 5.3 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宣传44-46
- 5.3.1 宏观层面45
- 5.3.2 微观层面45-46
- 5.4 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46-47
- 5.4.1 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变46
- 5.4.2 坚持传统生态保护教育实践活动46-47
- 5.4.3 大力开展周边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47
- 5.5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运行机制47-49
- 5.5.1 改革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管理机构47
- 5.5.2 建立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四维联动机制47-49
- 结束语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和;二战后日本环境教育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华启和;;新农村背景下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4 陈文娟;;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1年32期
5 帕拉斯毛尼·杜塔,张晋平;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J];中国博物馆;2005年03期
6 朱长林;用理性探索奥秘 把情感献给自然——小学常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J];环境教育;2001年04期
7 刘湘溶,戴木才;21世纪德育新课题:生态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8 黄吴静;;公民生态道德教育:从知到行[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9 刘媛媛;张建旭;;印度中小学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11期
10 饶国宾,华启和;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本文编号:866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6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