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孝文化传承和家庭养老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7-09-19 16:12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孝文化传承和家庭养老的重构
【摘要】: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养老生活的道德支撑,与家庭养老相生相伴,是支持中国家庭养老的主要文化价值理念,孝文化从一产生就不断自我调适,以适应从家庭化到社会化的转变,而社会的剧烈变迁大大减弱了孝文化的约束力,也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弱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养老问题成为主要社会问题,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孝文化的作用逐渐衰微,人们的孝意识逐渐淡薄,尊奉传统孝道的现象渐渐淡化,家庭养老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认为:重提孝文化,坚持批判性继承的原则,构建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孝文化新理念,重塑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一种时代趋势。孝文化新理念的树立首先要加强教育,然后要加强舆论和立法建设,在孝文化新理念的视野下,老人、子女和社会要共同努力来实现养老状况的改观。现代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也需要顺应孝文化的传承,扬长避短地发挥我国既有制度文化资源,弘扬尊老爱幼和家庭保障的优良传统,同时,老人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适应当代社会环境,接受适应新时代的养老方式,子女也要注重对父母的物质供应、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并与现代社会接轨。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传承符合时代趋势的孝文化和重构家庭养老的新形式,对老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保障中的家庭养老与伦理相结合,对孝文化传承和家庭养老的重塑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分析了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关系,孝文化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以及孝文化的传承路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孝文化 传承 家庭养老 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6;D6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6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7-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研究现状9-13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3-16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2 研究方法14
- 1.4.3 本文的创新点14-16
- 2 孝文化与家庭养老16-20
- 2.1 孝文化的概念与产生16-18
- 2.1.1 孝文化的概念16-17
- 2.1.2 孝文化的产生17-18
- 2.2 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关系18-20
- 3 孝文化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及对家庭养老的影响20-31
- 3.1 孝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0-21
- 3.1.1 孝文化传承面临弱化的表现20-21
- 3.1.2 孝文化在传承中弱化的原因21
- 3.2 孝文化传承的弱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21-31
- 3.2.1 孝文化观念的变化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21-26
- 3.2.2 补偿视角下的孝文化观念的变化对家庭养老的冲击26-31
- 4 孝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家庭养老重塑31-43
- 4.1 家庭养老的重要性31-34
- 4.2 当前形势下家庭养老的变化34-37
- 4.3 基于孝文化传承的家庭养老的重塑37-43
- 4.3.1 家庭层面37-41
- 4.3.2 社会层面41-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黄颂;黄琳;;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李文倩;;“孝”文化背后的重生祈望[J];长江论坛;2007年05期
4 肖云;我国城市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曹华;对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经济师;2003年04期
6 王玉珍;;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6年03期
7 陈洁君;;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8 李晓华;社区照顾模式与我国养老方式选择[J];理论学刊;2005年10期
9 贺巧知;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J];人口与经济;2003年05期
10 阳义南;家庭资助计划: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创新[J];人口与经济;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882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8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