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7:13
本文关键词: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研究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微博发展过程中,因缺乏较完善的管理体制,有些政策未完全落到实处,加之部分微博用户的不当行为,传递的部分不良文化信息,不可避免的对社会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不良影响的研究,,并就相关对策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求在分析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关系的基础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开展研究,探索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积极影响的对策,为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尽绵薄之力。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对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的内涵与外延解读。主要是对研究中所要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微博文化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相长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的理论基础和特征,为后文的行文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分析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不良影响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微博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加剧社会群体道德失范;二是微博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阻碍了社会群体道德进步;三是部分微博用户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加重了社会群体道德不良倾向。 第四部分是就如何规范微博文化发展,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进行对策研究。提出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微博管理制度,规范社会群体道德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微博管理制度落实,促进社会群体道德进步;同时,考虑到微博用户在微博文化创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微博用户道德水平对微博文化的决定性影响,提出要提高微博用户道德水平,矫正社会群体不良道德倾向。
【关键词】:微博文化 社会道德 影响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G20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一、绪论8-14
- (一)研究背景8-9
- 1、问题的提出8
- 2、问题的研究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关于微博的研究9-10
- 2、关于微博文化的研究10-11
- 3、关于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关系的研究11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1-14
- 1、研究思路11-12
- 2、研究方法12
- 3、论文的创新之处12-14
- 二、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的内涵与外延14-27
- (一)微博文化的概念14-16
- 1、微博文化的涵义14
- 2、微博文化的产生及发展14-15
- 3、微博文化的特性15-16
- (二)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的相关解析16-27
- 1、社会道德内涵16-17
- 2、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相长作用17-19
- 3、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的理论基础19-24
- 4、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的特征24-27
- 三、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及表现27-36
- (一)微博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加剧社会群体道德失范27-29
- 1、微博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弱化了社会群体道德责任意识27-28
- 2、微博版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不明确,异化了社会群体道德价值取向28
- 3、微博内容的审查和监管制度不健全,降低了社会群体的道德理性28-29
- (二)微博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阻碍了社会群体道德进步29-32
- 1、微博实名制政策落实不到位,降低了社会群体道德自律性29-30
- 2、微博网络监督程序运行不顺畅,阻碍了社会群体的道德理想追求30-32
- 3、微博“把关人、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加大了社会道德维护的难度32
- (三)部分微博用户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加重了社会群体道德不良倾向32-36
- 1、缺乏相对理性的互动,影响社会群体良好道德情感的养成33
- 2、名人效应的副作用,影响社会群体对道德行为的正确认知33-34
- 3、不当言论、虚假信息的增多,影响社会群体道德责任感的培养34-36
- 四、规范微博文化发展,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36-47
- (一)建立健全微博管理制度,规范社会群体道德发展36-40
- 1、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社会群体的道德责任意识36-37
- 2、制定微博版权保护专门法律制度,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37-38
- 3、完善微博内容审查和监管制度,提高社会群体的道德理性38-40
- (二)强化微博管理制度落实,促进社会群体道德进步40-43
- 1、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群体的道德自律性40-41
- 2、强化微博网络监督程序的有效运行,引导人们对社会道德理想的追求41-42
- 3、提高“把关人、负责人”责任意识,更有效进行社会道德的维护42-43
- (三)提高微博用户道德水平,矫正社会群体不良道德倾向43-47
- 1、借助传统媒体,正确引导社会群体道德价值观43-44
- 2、加强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道德认知能力44-45
- 3、树立责任意识,提升道德责任感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一览表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飞;王海龙;;微博的社会文化传统分析[J];今传媒;2010年09期
2 周易;;微博时代公众媒介素养刍议[J];传媒观察;2011年07期
3 贾若曦;;浅析微博的经济效益与盈利模式[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6期
4 王恩界;乐国安;;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差异——来自于文化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5 程刚;;微博:在“乌合”与组织之间[J];东南传播;2010年09期
6 王涛;;浅谈微博文化[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展莲蓉;;微博的舆论构建与社会责任意识解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0期
8 徐贵权;周新颖;;中国社会道德缺失之源透视[J];理论学刊;2007年07期
9 周成龙;;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其伦理意蕴[J];兰州学刊;2009年01期
10 袁林生;;文化与道德关系初探[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2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88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