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大数据可视化之优化与拓展

发布时间:2020-03-31 07:36
【摘要】: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设计作为呈现数据信息的主要方式,历来是人们认识数据、发现信息并做出决策的重要手段。然而,信息可视化在大数据时代迎来了“量大、速变、多源、异构”等大数据特性的诸多挑战,传统以数据为中心的单一模态展示已无法满足多模态时空数据复杂多样的应用需求;而3D、动图、交互、VR、AI等信息传播载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为可视化提供了更多创新突破的可能;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语境下,提出大数据可视化之优化途径与创新拓展的思路。论文首先从多模态概念入手,从多学科角度理解多模态的含义;其次分析了大数据多模态特征,以及人们获取和解读信息时多模态融合的认知过程;而后把多模态概念引入展示法,探讨可视化中多模态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结合高新科技的动态交互方式;具体就大数据环境下模态融合、传播载体发展和信息符号象征意义的解析等多方面,展开对大数据可视化创新路径的论述;结合对大数据可视化在未来发展的趋势的研究,提出了“优化和拓展”两个方向:为当前可视化形态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结合最新科技为未来可视化拓展提供探索思路。
【图文】:

分析体系,可视,来源,多模态


3.2人脑感知信息的多模态模型逡逑人脑是天然大数据处理引擎,有很强的容错性及对感官信息多模态特征的高逡逑度概括及综合能力。朱庆W在"人脑多层次可视分析体系(如图3-1)"构建中指出:逡逑左脑侧重逻辑技术性思维,有综合大数据"描述一诊断一预测一处方"4层次的逡逑分析功能;右脑侧重空间形象思维,能感知"展示一分析一探索"3个层次的可逡逑视化功能;研究同时指出"分析和可视化是全空间信息系统的核屯、功能",左右人逡逑脑能相互协同从大数据中发现价值,诊断问题,检验预测并探索未知规律,是W逡逑空间思维为中枢的"超级大脑"。逡逑纵观媒介发展,从平面到立体再到多媒体,人们综合利用媒介的多模态交流逡逑已成常态,,它实质上是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通道或信息表征的符号系统。逡逑图3-1多层次可视分析体系(来源:朱庆等(2017)邋W)逡逑Fig邋3-1邋Multilevel邋visual邋analysis邋sys化m逡逑3.3大数据可视化的多模态展示构想逡逑传统的单一模态和静态展示已无法体现大数据的复杂性,基于上述的多模态逡逑W朱庆

感知模式,来源,官方,操作手


除了上述的"视、听、触"感知模式外,Milgram等人1994年提出"混合现逡逑实",内容包括增_7现实AR邋(在真实世界中加入数字信息)和增强虚拟AV邋(在逡逑数字世界中加入真实信息)的仿真技术(见图3-3),运一统一体可描述为"现实逡逑和虚拟之间的环境"W。逡逑I逦很合巧实(MR)邋逦1逡逑I逦^逦1逡逑真实坏巧邋增强现实(AR)逦巧强廉化(AV)逦虚拟坏巧逡逑困3-3混合现实(来源:Hughes等(2004)邋?)逡逑Fig邋3-3邋Mixed邋reality逡逑[1]邋Benyon邋D.邋Designing邋Interactive邋Sysl:ems邋[J].邋People邋Activities邋Contexts邋Technologies,2005,邋12(12):9-19.逡逑-13邋-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35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拓;徐志超;;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可视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27期

2 梅芳;;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模式的新型审计方法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年02期

3 张开法;;混合现实技术在大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年04期

4 左圆圆;王媛媛;蒋珊珊;徐榕荟;;数据可视化分析综述[J];科技与创新;2019年11期

5 吴蓓;于纯浩;;浅论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6 ;数据可视化:在未来实现挖掘数据智慧的愿景[J];今日科技;2019年08期

7 夏晗雨;;数据可视化传播网络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16期

8 孙敏;王琳;;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J];软件;2019年09期

9 刘X;;势在必行,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J];产权导刊;2019年09期

10 田伟;;基于交互式的大数据可视化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勘;周洞汝;;大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2 于晖;;数据可视化: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A];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C];2017年

3 管理论坛课题组;;精准数据的获取、挖掘与利用——基于电子地图的数据可视化分析[A];浙江省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暨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科技成果汇编[C];2014年

4 马辰;李玮;高慧英;;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在船舶平台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7年装备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7年

5 夏菁;刘真;胡越琦;陈为;彭帝超;;基于超图的骨生物数据可视化研究[A];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谢跟踪;;生态环境空间数据可视化研究[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吕媛;郭艳华;朱玮;于薇;;基于AngularJs的数据可视化呈现[A];2018年数字化造船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8年

8 陈进生;罗月童;;轮廓树及其在体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俞胜宾;王文娟;;基于WebGIS和WebGL的气象数据可视化模块及其应用[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大数据、互联网、融媒体时代气象服务的创新与变革——第八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C];2018年

10 吉龙龙;张瑛秋;周星栋;朱航标;;数据可视化在乒乓球比赛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堡;以大数据可视化形式呈现雷锋印记[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2 佚名;工业大数据可视化难点[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

3 孙彬 刘雄 贺艳杰;数据可视化 解决小问题 逐步大发展[N];建筑时报;2019年

4 Isaac Sacolick 编译 Charles;实现更智能数据可视化的5个步骤[N];计算机世界;2019年

5 本报记者 苏洁;厉害了,人工智能![N];中国保险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刘晶晶;大数据可视化[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7年

7 中国烟草总公司深圳市公司财务管理处 张鸿标;财务数据可视化:让不懂财会的人看懂企业运营[N];中国会计报;2017年

8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椺薇 蒋欣 傅晓羚;改变云计算的极客少年[N];中国青年报;2017年

9 南京大学教育学院 张金磊 等;大数据可视化触发教育新热点[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刘磊;数据可视化赋予企业真正的大数据认知能力[N];贵阳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先勇;曲面模型分析与科学数据可视化中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陈雷;地震数据可视化及断层智能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3 马仁安;基于微机的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任永功;面向聚类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梁秀霞;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中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启超;面向体数据可视化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周璐;复杂向量场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8 常凤香;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原理的经络诊断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华岗;地震体数据可视化与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雷迎科;流形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江;基于地理信息的学术数据可视化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樊宇;基于GPU的海洋流场数据可视化及特征提取[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天赐;基于R语言的财务数据可视化方法应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4 田臻;铸造设备运行过程监测与数据可视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周雨;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大数据可视化之优化与拓展[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6 陈超;城市公共交通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7 郭少泽;数据信息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8 孙麒傲;基于空间维度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9 高盼;基于Hadoop的电力大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10 张琳;电力行业数据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08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608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