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中美数字人文建设项目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2:36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重新解读人文学科的研究内容提供了契机,以此为背景而产生的数字人文研究已在国外形成一定的发展体系,美国、英国和德国等欧美国家的数字人文研究成熟度居于世界前列,学者们热衷于对数字人文的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进行探究,基于一定的实践探索,选取美国为参照对象。数字人文项目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直接表现形式,在美国已有长足的发展,仅CenterNet中收录的美国数字人文中心所发布的项目已达数百项。而纵观国内,数字人文研究的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势头较猛,但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体系、方法和内容仍然有待拓展与完善,面对与美国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差距,我们有必要对其先进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与学习。本研究以“数字人文”为研究主体,对国内外数字人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具体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可视化的展示,以“图情档领域”为研究范围,以“数字人文建设项目”为研究线索,调研了中美两国的数字人文项目建设概况,以“中美数字人文建设项目对比”为研究思路,从发布平台、建设机构、建设内容以及基础环境四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中美数字人文建设项目的异同点,重点总结了中美两国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特点和内部规律,最终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优化路径,从而提升我国的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数字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以数字人文研究程度发达的美国作为参照对象,有利于为国内的相关建设提供更为广泛和通用的有益经验,从发布平台、建设机构、建设内容和基础环境四个方面将中美两国数字人文建设项目的实践成果置于相同的对比维度,有利于归纳出中美两国各自的实践特点,从而有助于总结中美两国的异同点,最终有助于我国更为精准的吸取美国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经验。在借鉴美国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国情,总结出如下优化路径:①聚合多功能,打造立体化发布平台;②致力跨领域,创建联动化合作模式;③融合多学科,创新多元化建设内容;④开拓新渠道,营造稳定化基础环境。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50.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研究述评
    2.2 数字人文概述
        2.2.1 数字人文的起源及概念
        2.2.2 数字人文的特征及意义
第3章 中美数字人文建设项目调查统计
    3.1 调查对象及目的
    3.2 调查方法及过程
    3.3 对比项目的选定原则
第4章 中美数字人文建设项目对比分析
    4.1 美国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实践解析
        4.1.1 发布平台
        4.1.2 建设机构
        4.1.3 建设内容
        4.1.4 基础环境
    4.2 国内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实践解析
        4.2.1 发布平台
        4.2.2 建设机构
        4.2.3 建设内容
        4.2.4 基础环境
    4.3 中美数字人文建设项目比较
        4.3.1 相同点
        4.3.2 不同点
第5章 国内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优化路径
    5.1 聚合多功能,打造立体化发布平台
    5.2 致力跨领域,创建联动化合作模式
    5.3 融合多学科,创新多元化建设内容
    5.4 开拓新渠道,营造稳定化基础环境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生辉;朱学芳;;数字人文仓储的构建与实现[J];情报资料工作;2015年04期

2 陈刚;;“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3 范佳;;“数字人文”内涵与古籍数字化的深度开发[J];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867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67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