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的文献学成就
发布时间:2020-12-28 00:06
吕思勉是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他在文献学方面的成就,全面而且丰富,如果说他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文献学家,也不为过。本文试图通过对吕思勉生平及著述的综合考察,从他的史料学、辨伪学、目录学、历史编纂学、历史考证等几个方面着手,提炼概括出他的文献学思想及实践成就。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他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和教育工作,一生写过两部通史、四部断代史,在社会文化史、政治制度史、民族史、学术史、思想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文字学等领域都有专著,还有大量的史学论文、札记、讲稿、教材和历史通俗读物,著述总量超过一千万字,真正是著作等身。吕思勉的学术活动和成就打上了他生活时代的烙印。吕思勉的学术成就,首先得益于他的家学渊源。传统学术对他影响很大,他既继承了常州学派的治学特点和学术追求,又受到乾嘉学风的严谨、求真、重证据等精神的影响。同时,吕思勉不盲目排外、不保守而是积极地汲取西方文明的成果。吕思勉的学术还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充盈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吕思勉治史特别重视史料,对史料的内容范围、类别、价值、搜索、考订、运用和方法多有论述,颇有特点和...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范畴的解释与界定
1、文献
2、文献学
3、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和学科体系
二、吕思勉文献学研究的意义
1、吕思勉生平及其文献学研究
2、学术界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吕思勉的史料学成就
一、史料的范围
1、史料的范围
2、史料的分类
三、史料的搜辑与鉴别
四、史料价值论
1、最古时期的史料,虽不足据,但略有所本
2、史料在时间上,越古的价值越大
3、民族地方历史传说的价值很大
4、神怪之说亦有其史料价值,可见当时史实
5、外国史料十分重要
6、经今、古文的史料价值不同
7、“农夫野老所传述的”比“士大夫所传述的”有价值
8、官修史书和私撰史书的价值优劣不等
9、甲骨文及考古史料的价值不能迷信
10、古书上某些“单辞只义”的价值很大
11、对二十四史等常见文献史料特别推崇
第二章 吕思勉的辨伪学成就
一、辨伪学思想
1、古书不容轻信,又不容过疑
2、凡书无全伪者,伪书大多“仍各有其用”
3、古史既是“层累地造成”,又是“逐渐地剥落”
4、不见记载者,不能决其必无也
5、传之与经,信否亦无大分别
6、其所谓实物者,实未必皆可信
二、文献辨伪实践
1、《孝经》
2、《竹书纪年》
3、《世本》
4、《周书》
5、《帝王世纪》
6、《吴越春秋》、《越绝书》
7、《战国策》
8、《山海经》
9、《穆天子传》
10、《老子》
11、《管子》
12、《荀子》
13、《墨子》
14、《吕览》
15、《淮南子》
16、《列子》
17、《鬼谷子》
18、《尉缭子》、《六韬》
19、《鹖冠子》
20、《关尹子》
21、《鬻子》
22、《文子》
23、《晏子春秋》
24、《公孙龙子》
25、《尹文子》
26、《邓析子》
27、《尸子》
28、《新语》、《新书》
29、《孔子家语》
30、《吴子》、《司马法》
31、《博物志》
32、《楚辞》
三、文献辨伪方法
1、根据征引及因袭情况辨伪
2、根据情理推理辨伪
3、根据古书义例辨伪
4、根据文体及文辞辨伪
5、根据古书的思想辨伪
6、根据制度沿革辨伪
7、根据地理演变辨伪
第三章 吕思勉的目录学成就
一、吕思勉论目录学重要性
二、目录学专著《经子解题》
1、《经子解题》概述
2、读经之法
3、读子之法
三、导读书目
1、史部书目举要
2、史籍选文拟目
3、古书名著选读拟目
第四章 吕思勉的历史编纂学成就
一、史书体裁
1、对各种体裁的总论
2、对史书体裁的评述
二、古书通例思想
1、古书通例之重要及不可拘泥
2、先秦古籍,大多口耳相传,轻事重言
3、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
4、古书大抵直录所采之书,不加更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5、古人之研究学问,多墨守一家,纯一不杂
6、常事不书,变事不可不记
7、古人钞录书籍,无用的字句,尽可随意删节
8、古书数字不必为实数
9、古人对于主客观的分别,不甚清楚
三、史书体例思想
1、断限
2、标目
3、编次
4、记时与记地
5、征引、议论
6、文字
第五章 吕思勉的历史考据成就
一、历史考据实践
二、历史考据的求真宗旨
三、考据方法
1、史源考证
2、以古书常见史料考证出特别史实
3、以考古成果考证
4、以文学材料证史
5、以训诂来考证
6、因果考证
7、比较考证
8、推理考证
9、设身处地法
10、以古代惯例来考证
11、以风俗考证
12、以整理学术派别来考证
13、以文字考证
14、以文风和文体来考证
15、发现字句背后的历史
四、考据成就取得的原因
1、知识广博,根基深厚
2、深嗜笃好,不能自已而为之
3、受传统考据学风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吕思勉的导读书目[J]. 何周.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2(02)
[2]吕思勉的辨伪思想[J]. 何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3]吕思勉论史实失真的原因[J]. 何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4]吕思勉与清代常州学术[J]. 李波.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吕思勉的文献辨伪实践[J]. 何周,张子侠.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5)
[6]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目录学分类体系的影响[J]. 林霞. 图书馆学刊. 2011(08)
[7]吕思勉古书通例思想[J]. 何周. 兰台世界. 2011(19)
[8]古籍辨伪献疑[J]. 张昌红. 图书馆论坛. 2011(04)
[9]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J]. 陈晓华. 史学理论研究. 2011(03)
[10]吕思勉的考据学宗旨及原因[J]. 何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硕士论文
[1]浅论吕思勉的史学思想[D]. 李文博.山东大学 2010
[2]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D]. 李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吕思勉通史编纂的成就及其价值[D]. 王婷婷.曲阜师范大学 2009
[4]翦伯赞的史料观及方法论探析[D]. 单凤娟.曲阜师范大学 2008
[5]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D]. 袁振堂.曲阜师范大学 2008
[6]浅论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 何周.安徽大学 2007
[7]论翦伯赞的史料学思想[D]. 刘敏.兰州大学 2007
[8]论乾嘉时期非考据学派学者对考据学的批评[D]. 王勇.北京大学 2005
[9]试论梁启超的史料思想[D]. 安尊华.贵州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2756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范畴的解释与界定
1、文献
2、文献学
3、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和学科体系
二、吕思勉文献学研究的意义
1、吕思勉生平及其文献学研究
2、学术界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吕思勉的史料学成就
一、史料的范围
1、史料的范围
2、史料的分类
三、史料的搜辑与鉴别
四、史料价值论
1、最古时期的史料,虽不足据,但略有所本
2、史料在时间上,越古的价值越大
3、民族地方历史传说的价值很大
4、神怪之说亦有其史料价值,可见当时史实
5、外国史料十分重要
6、经今、古文的史料价值不同
7、“农夫野老所传述的”比“士大夫所传述的”有价值
8、官修史书和私撰史书的价值优劣不等
9、甲骨文及考古史料的价值不能迷信
10、古书上某些“单辞只义”的价值很大
11、对二十四史等常见文献史料特别推崇
第二章 吕思勉的辨伪学成就
一、辨伪学思想
1、古书不容轻信,又不容过疑
2、凡书无全伪者,伪书大多“仍各有其用”
3、古史既是“层累地造成”,又是“逐渐地剥落”
4、不见记载者,不能决其必无也
5、传之与经,信否亦无大分别
6、其所谓实物者,实未必皆可信
二、文献辨伪实践
1、《孝经》
2、《竹书纪年》
3、《世本》
4、《周书》
5、《帝王世纪》
6、《吴越春秋》、《越绝书》
7、《战国策》
8、《山海经》
9、《穆天子传》
10、《老子》
11、《管子》
12、《荀子》
13、《墨子》
14、《吕览》
15、《淮南子》
16、《列子》
17、《鬼谷子》
18、《尉缭子》、《六韬》
19、《鹖冠子》
20、《关尹子》
21、《鬻子》
22、《文子》
23、《晏子春秋》
24、《公孙龙子》
25、《尹文子》
26、《邓析子》
27、《尸子》
28、《新语》、《新书》
29、《孔子家语》
30、《吴子》、《司马法》
31、《博物志》
32、《楚辞》
三、文献辨伪方法
1、根据征引及因袭情况辨伪
2、根据情理推理辨伪
3、根据古书义例辨伪
4、根据文体及文辞辨伪
5、根据古书的思想辨伪
6、根据制度沿革辨伪
7、根据地理演变辨伪
第三章 吕思勉的目录学成就
一、吕思勉论目录学重要性
二、目录学专著《经子解题》
1、《经子解题》概述
2、读经之法
3、读子之法
三、导读书目
1、史部书目举要
2、史籍选文拟目
3、古书名著选读拟目
第四章 吕思勉的历史编纂学成就
一、史书体裁
1、对各种体裁的总论
2、对史书体裁的评述
二、古书通例思想
1、古书通例之重要及不可拘泥
2、先秦古籍,大多口耳相传,轻事重言
3、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
4、古书大抵直录所采之书,不加更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5、古人之研究学问,多墨守一家,纯一不杂
6、常事不书,变事不可不记
7、古人钞录书籍,无用的字句,尽可随意删节
8、古书数字不必为实数
9、古人对于主客观的分别,不甚清楚
三、史书体例思想
1、断限
2、标目
3、编次
4、记时与记地
5、征引、议论
6、文字
第五章 吕思勉的历史考据成就
一、历史考据实践
二、历史考据的求真宗旨
三、考据方法
1、史源考证
2、以古书常见史料考证出特别史实
3、以考古成果考证
4、以文学材料证史
5、以训诂来考证
6、因果考证
7、比较考证
8、推理考证
9、设身处地法
10、以古代惯例来考证
11、以风俗考证
12、以整理学术派别来考证
13、以文字考证
14、以文风和文体来考证
15、发现字句背后的历史
四、考据成就取得的原因
1、知识广博,根基深厚
2、深嗜笃好,不能自已而为之
3、受传统考据学风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吕思勉的导读书目[J]. 何周.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2(02)
[2]吕思勉的辨伪思想[J]. 何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3]吕思勉论史实失真的原因[J]. 何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4]吕思勉与清代常州学术[J]. 李波.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吕思勉的文献辨伪实践[J]. 何周,张子侠.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5)
[6]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目录学分类体系的影响[J]. 林霞. 图书馆学刊. 2011(08)
[7]吕思勉古书通例思想[J]. 何周. 兰台世界. 2011(19)
[8]古籍辨伪献疑[J]. 张昌红. 图书馆论坛. 2011(04)
[9]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J]. 陈晓华. 史学理论研究. 2011(03)
[10]吕思勉的考据学宗旨及原因[J]. 何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硕士论文
[1]浅论吕思勉的史学思想[D]. 李文博.山东大学 2010
[2]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D]. 李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吕思勉通史编纂的成就及其价值[D]. 王婷婷.曲阜师范大学 2009
[4]翦伯赞的史料观及方法论探析[D]. 单凤娟.曲阜师范大学 2008
[5]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D]. 袁振堂.曲阜师范大学 2008
[6]浅论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 何周.安徽大学 2007
[7]论翦伯赞的史料学思想[D]. 刘敏.兰州大学 2007
[8]论乾嘉时期非考据学派学者对考据学的批评[D]. 王勇.北京大学 2005
[9]试论梁启超的史料思想[D]. 安尊华.贵州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2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94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