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h指数的多因素分析模型及其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差异分析及改进

发布时间:2021-05-23 00:31
  学术成果评价是科研管理活动、特别是科学评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方和被评价方特别关注的问题。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教授J.E.Hirsch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计量评价指标——h指数,为提高科研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探索了一条新路,很快受到各方好评和欢迎,并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h指数作为学术评价的新指标,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关注。鉴于h指数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许多具有引文功能的数据库已开始提供作者h指数查询功能,如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但正是由于不同数据库收录期刊种类、数量及对同一作者收录论文的数量及引用情况都不尽相同,使得在不同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的h指数出现了差异,这无疑又增加了学术评价的复杂性。目前,在国内也同样如此,一些文献评价机构,在2007年第一次公布了学术期刊的h指数,一些研究机构在聘用过程中也已经将研究者的h指数写入基本条件之中。一个人、一个研究机构或一份学术期刊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学术影响力越大。而不同数据源获得的h指数又不尽相同,这无疑增加了学术评价的复杂性,为什么不同的数据来源会造...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h 指数的提出和定义
        1.1.3 h 指数和传统计量指标的比较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h 指数和h 型指数研究概述
        1.2.2 改进指数
        1.2.3 h 指数的实证分析研究
        1.2.4 h 指数的数学模型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影响h 指数的多因素分析
    2.1 h 指数及h 型指数的形成机理
    2.2 影响h 指数多因素分析
        2.2.1 论文数
        2.2.2 引文数
        2.2.3 收录期刊
        2.2.4 数据源
第三章 h 指数的多因素分析模型的构建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样本
        3.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3.2.2 研究范围和限制
        3.2.3 数据的收集情况
    3.3 研究方法
        3.3.1 影响h 指数的多因素散点图分析
        3.3.2 影响h 指数的多因素分析模型的建立
        3.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3.4 模型的假设
        3.3.5 模型的拟合
        3.3.6 模型的检验
        3.3.7 SPSS 统计学软件
    3.4 研究分析及结果
        3.4.1 用SPSS 构建影响h 指数的多因素模型
        3.4.2 模型拟合度及统计学检验
        3.4.3 模型预测h 指数的实证分析
        3.4.4 研究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不同数据源中h 指数的差异分析及拟合
    4.1 不同数据源的介绍
        4.1.1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4.1.2 Scopus 数据库
    4.2 不同数据源的对比分析
        4.2.1 WOS 与Scopus 收录范围的比较
        4.2.2 WOS 与Scopus 收录原则的比较
        4.2.3 WOS 与Scopus 参考文献目录及原则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范围和限制
        4.3.4 数据的收集情况
    4.4 h 指数在不同数据源中的差异分析
        4.4.1 影响h 指数的多因素分析
        4.4.2 WOS 和Scopus 中h 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4.5 h 指数在不同数据源中的拟合建模
        4.5.1 用SPSS 拟合不同数据源中h 指数的差异
        4.5.2 构建拟合模型
    4.6 模型的实证检验
    4.7 h 指数的改进和展望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应用述评[J]. 赵基明,邱均平,黄凯,刘兵红.  中国科学基金. 2008(01)
[2]h指数和h型指数研究进展[J]. 丁楠,周英博,叶鹰.  图书情报知识. 2008(01)
[3]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导引[J]. 叶鹰.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05)
[4]The R-and AR-indices:Complementing the h-index[J]. Ronald ROUSSEAU,Leo EGGH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06)
[5]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J]. 姜春林,刘则渊,梁永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06(12)
[6]Hirsch指数研究的新进展[J]. Ronald Rousseau,刘俊婉,马建华.  科学观察. 2006(04)
[7]案例研究:美国信息学会会刊h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J]. Ronald Rousseau,刘俊婉,金碧辉.  科学观察. 2006(01)
[8]h指数构建有创意 用于评价要慎重[J]. Henk F.Moed,刘俊婉,金碧辉.  科学观察. 2006(01)
[9]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J].   中国科技奖励. 2003(02)



本文编号:3201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201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