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语境下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9:46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作为承载、宣扬红山文化的重要场所,遗址中的遗迹是其传递文化内容的主要表现载体,而受制于遗迹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复原性以及展示体量庞大等特性导致多种科技手段无法介入,对遗址历史内容的活化、演绎无法展开,减弱了遗址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性。本文旨在研究将活化设计中的叙事性手段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以科技融合艺术的形式表达为观者模拟、还原更为真实、有趣的历史情境体验,在拓展牛河梁遗址历史内容和形式表现的同时,也提升了观者感受文化的真实感和历史带入感。本文主要采用对比、调查等方法论证叙事性的表达方式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活化牛河梁遗址文化的可行性及意义。叙事可以展开遗址文物背后被折叠、压扁的历史内容和事件发生,为观者呈现丰富、生动的历史演绎,再结合虚拟现实沉浸、真实、交互的技术特性通过UE4引擎对红山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行动画编辑和历史情境的搭建并设置拾取的交互发生,使观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亲历”当时的历史情景,观看红山人搭建房屋、祈福的相关活动并拾取场景中的物品,可触碰式的交互行为的发生使之体会历史的感觉更具有真实感。以虚拟现实辅助叙事既是牛河梁遗址活化设计的核心也是创新点。牛河梁遗址需...
【文章来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相较于飞速发的科技水平,大众审美的快速提升也只是饮鸩止渴。这里笔者会列举遗址博物馆最为常见的几种遗址及文物展陈模式。① 分层展示分层展示是将遗址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同时展示给观者,指挖掘前、发掘中、发掘后三种状态。三种状态的同时展示可以给观者呈现遗址较为全面的历史风貌,配以文字图示的讲解,激发观者对遗迹产生、演变以及生产活动的探索欲。如图 2.2 所示,秦始
图 2.3 半坡遗址场景复原(图片来源:网络)中对文物以展柜陈列的形式一直都是各种遗址博物馆归类后单独开辟空间进行展示,布置相应景的灯光、音应的历史氛围,如图 2.4 所示,观者可以近距离观赏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莆田港里古厝聚落景观叙事性表达探究[J]. 郑兆龙,丁铮. 莆田学院学报. 2018(02)
[2]论《国家宝藏》的叙事表达与价值建构[J]. 田雯,孙维.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6)
[3]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国家宝藏》为例[J]. 姚璇. 出版广角. 2018(04)
[4]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叙事性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 苗岭. 包装工程. 2018(04)
[5]在博物馆里学习:博物馆观众认知特征及传播策略初探[J]. 严建强. 东南文化. 2017(04)
[6]殷墟博物馆前导空间叙事性设计探究[J]. 李冰,李银平. 建材世界. 2017(04)
[7]博物馆的叙事性表达——解析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 王志阳. 公共艺术. 2017(01)
[8]博物馆空间的叙事性设计应用——以韩国历史博物馆为例[J]. 叶昱. 理论观察. 2016(07)
[9]数字图像叙事设计模式研究[J]. 沈冠东. 包装工程. 2016(04)
[10]“沉浸式”全息数字博物馆应用展望[J]. 高薇华,刘姣,韩潇. 文化学刊. 2015(10)
博士论文
[1]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D]. 盛瑨.南京艺术学院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代纺织机械在数字博物馆的再现[D]. 祝超伦.武汉纺织大学 2018
[2]佛山三水芦苞仓活化设计研究[D]. 李景明.广州大学 2018
[3]动画短片的叙事性研究[D]. 吴一凡.沈阳师范大学 2018
[4]我国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发展研究[D]. 刘瑶佳.西北大学 2016
[5]辽宁省史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D]. 张愉悦.辽宁大学 2016
[6]博物馆展览“讲故事”方式的初步研究[D]. 马宇婷.云南大学 2016
[7]思茅“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多维连接性研究[D]. 经晶.云南大学 2015
[8]基于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内遗址博物馆案例调查研究[D]. 徐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9]江苏省市级博物馆新媒体展陈现状及其传播效果研究[D]. 梁力中.南京艺术学院 2013
[10]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D]. 刘璟煜.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1310
【文章来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相较于飞速发的科技水平,大众审美的快速提升也只是饮鸩止渴。这里笔者会列举遗址博物馆最为常见的几种遗址及文物展陈模式。① 分层展示分层展示是将遗址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同时展示给观者,指挖掘前、发掘中、发掘后三种状态。三种状态的同时展示可以给观者呈现遗址较为全面的历史风貌,配以文字图示的讲解,激发观者对遗迹产生、演变以及生产活动的探索欲。如图 2.2 所示,秦始
图 2.3 半坡遗址场景复原(图片来源:网络)中对文物以展柜陈列的形式一直都是各种遗址博物馆归类后单独开辟空间进行展示,布置相应景的灯光、音应的历史氛围,如图 2.4 所示,观者可以近距离观赏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莆田港里古厝聚落景观叙事性表达探究[J]. 郑兆龙,丁铮. 莆田学院学报. 2018(02)
[2]论《国家宝藏》的叙事表达与价值建构[J]. 田雯,孙维.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6)
[3]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以《国家宝藏》为例[J]. 姚璇. 出版广角. 2018(04)
[4]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叙事性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 苗岭. 包装工程. 2018(04)
[5]在博物馆里学习:博物馆观众认知特征及传播策略初探[J]. 严建强. 东南文化. 2017(04)
[6]殷墟博物馆前导空间叙事性设计探究[J]. 李冰,李银平. 建材世界. 2017(04)
[7]博物馆的叙事性表达——解析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 王志阳. 公共艺术. 2017(01)
[8]博物馆空间的叙事性设计应用——以韩国历史博物馆为例[J]. 叶昱. 理论观察. 2016(07)
[9]数字图像叙事设计模式研究[J]. 沈冠东. 包装工程. 2016(04)
[10]“沉浸式”全息数字博物馆应用展望[J]. 高薇华,刘姣,韩潇. 文化学刊. 2015(10)
博士论文
[1]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D]. 盛瑨.南京艺术学院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代纺织机械在数字博物馆的再现[D]. 祝超伦.武汉纺织大学 2018
[2]佛山三水芦苞仓活化设计研究[D]. 李景明.广州大学 2018
[3]动画短片的叙事性研究[D]. 吴一凡.沈阳师范大学 2018
[4]我国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发展研究[D]. 刘瑶佳.西北大学 2016
[5]辽宁省史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D]. 张愉悦.辽宁大学 2016
[6]博物馆展览“讲故事”方式的初步研究[D]. 马宇婷.云南大学 2016
[7]思茅“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多维连接性研究[D]. 经晶.云南大学 2015
[8]基于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内遗址博物馆案例调查研究[D]. 徐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9]江苏省市级博物馆新媒体展陈现状及其传播效果研究[D]. 梁力中.南京艺术学院 2013
[10]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问题研究[D]. 刘璟煜.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1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29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