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04:51
  “絲绸之路”不僅是一條連接古代中国與西域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條承载着柬西方文明互勤、交融的文化之路。20世纪以来在其沿线不断發现的出土汉文刻本便是後者最好的見證,同時也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向西傳播的有力佐證。这些汉文刻本主要出土自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印刷时間横跨唐、五代、宋(遼、金、西夏)、元等各个歷史時期,数量聚多,文献構成複雜。既有估主體的佛教颊刻本,也不乏经、史、子、集“四部”類书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僵值。然而與出土寫本相比,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相封比较薄弱,值得研究者对其造行深入而广泛的探索。本論文即以絲绸之路沿綫(主要是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出土的汉文刻本作為研究对象,從文献學(特别是版本學)的角度進行相關考索。论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封“絲绸之路”與“書籍之路”之間的关系進行了分析,並对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總體情况作了筒要介绍。敦煌出土的刻本主要以晚唐、五代和宋初的印刷品为主;吐魯番出土的刻本主要涉及宋、遼、金、元時期;黑水城出土的刻本則跨越来、遼、金、西夏、元等多個時期。以上三地出土刻本在時代上可互相銜接、互為補充,堪稱見證雕版印刷術從初兴到发展壯...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


太平四年佛团寺幢迩塔重修能

藏本,黑水城,遣使,斯坦因


藏本《綱目》係科兹洛夫探險隊於1909年在黑水城發現?,但由於該探險隊學發掘,所M没有記録具體的出止地點。而作爲考古學家的斯坦因深知嚴格的日後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詳細地記載了所獲文獻的出±地點。這恰好可作。英藏本、俄藏本《綱目》可W綴合,説明它們都出±自同一地點,即K.K.見本文第一小節)。??TK316-2右半葉小注第二行"皆遣使","使"字誤,當從宋監本、元建本作目》大字正文云:"秦遣侍臣分巡郡縣。"亦可證。俄藏本存在誤文,這也與英藏合(參見本文第二小節)。??藏本《綱目》殘葉保存天頭較爲完整,對比元建本可知,黑水城本《綱目》天,而元建本則多改爲横書?。由元建本亦可知,黒水城本當为雙魚尾,版框左欄有書耳,書帝號,二本同爲蝴蝶裝。??中藏本F6:?W36號殘片,段文將其正確地比定爲《資治通鑑綱目》卷二0,該行,他推測"(俄藏本與中藏本)行款、字體近乎完全相同,似乎可W合併爲同一文也指出F6:?W36號殘片相當於元建本卷二0第三十葉背的内容?。但段文、F6:?W36號殘片圖版,載於李逸友編《黒城出±文書(漢文文書卷)》,極不清殘片的一些細節尚有待補充。筆者據最新出版的《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所圖版(圖8-18)觀察,此殘片底端"秦"字下殘存下隻邊;版也殘存下魚尾,存"十"字殘畫,當爲葉數;下魚尾下方存"H□□?—"字樣,當爲字數,元建。一、

刻本,真本,点态,黑水城


第十一章练路出±佛教刻本文獻叢考西夏,故被西夏視爲所謂"歸義"人。劉德真很可能是在這次事變之後取得了?"歸義"??格。通過劉德真本爲宋僧的身份,可進一步證實黑水城出±《注華嚴法界觀門》的確??宋朝刊刻風格的影響的西夏刻本。????-、中?■用t?哉?A.,—■*?从-,-巧? ̄巧,点态??■巧? ̄??一?妾巧片紫碱诲茲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的编纂[J]. 方广锠.  敦煌研究. 2013(03)
[2]敦煌、吐鲁番、黑水城出土史籍刻本残页考[J]. 秦桦林.  敦煌研究. 2013(02)
[3]吐鲁番文献TID1015号刻本韵书残页小考[J]. 秦桦林.  语言研究. 2013(02)
[4]黑水城汉文刻本文献定名商补[J]. 刘波.  文献. 2013(02)
[5]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献的数量、构成及其价值[J]. 孙继民.  敦煌研究. 2012(02)
[6]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版本问题研究[J]. 王冀青.  敦煌研究. 2012(01)
[7]莫高窟北区石窟所出刻本《资治通鉴》残片考订[J]. 徐畅.  敦煌研究. 2011(05)
[8]德藏吐鲁番文献《龙龛手鉴·禾部》残页小考[J]. 秦桦林.  文献. 2011(03)
[9]敦煌写本省代号研究[J]. 张涌泉.  敦煌研究. 2011(01)
[10]国立北平图书馆拍摄及影印出版敦煌遗书史事钩沉[J]. 刘波,林世田.  敦煌研究. 2010(02)



本文编号:3458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458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