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国内范长江相关研究40年——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及文献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4 04:43
国内范长江相关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通过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发现40年来国内范长江研究经历了起步与宣传、发展与争鸣和深化与总结三个阶段;国内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核心研究群体;研究围绕范长江的个人经历、新闻思想、新闻工作实践、通讯作品及新闻组织机构等内容展开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反思国内范长江研究,存在宣传性研究与学术研究不协调、研究主体群分散、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少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宽范长江研究的主题视域,在未来范长江研究中亟需加强跨学科交流,丰富研究方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形成范长江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2(0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国内范长江研究的25个突显词
1.1979-1999年为起步与宣传阶段。1957年,一篇《高西北第一幅解剖画———读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是CNKI文献中最早记录和研究范长江的文章,更为系统的范长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为服务和满足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队伍空前壮大之需要,国家提倡学习和宣传范长江精神、做范长江式的新闻志士,对范长江的认识和宣传研究也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东辑、冯英子、李松茂、范长城、邱沛篁、蓝鸿文、张宏文、唐非、任嘉尧等老一辈学者分别就范长江的个人成长、通讯作品、新闻实践、新闻精神等方面发表了史实专论(1),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内范长江研究的类型和方向,肯定范长江同志在革命时期的贡献和价值,为发展和争鸣阶段奠定了基础。1999年,正值范长江同志诞辰9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对此阶段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肯定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也对未来范长江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并就范长江研究的不足及如何向纵深方向发展提出了建议。2.1999-2009年为发展与争鸣阶段。进入世纪之交,范长江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发文量呈稳定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宣传和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挖掘范长江新闻思想,分析其作品创作技巧与特色等;二是填补新闻、评论等研究空白,澄清或争鸣某些内容,有助于全面、客观认识范长江这一历史人物;三是将范长江的历史评价、精神品质和新闻工作经验与对媒体从业者和学界产生的影响结合起来,拓宽了研究视域。此外,这一时期的范长江研究还体现在学术活动和座谈会的增多,如2004年,由中国记者协会举办的、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隆重纪念范长江同志95周年诞辰;2009年5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首发式暨蓝鸿文教授80寿辰和从教55年学术研讨会的举行;2009年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群言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纪念范长江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范长江百年诞辰纪念集》首发式”在北京民盟中央礼堂隆重举行等,都掀起了对范长江研究的高潮。
另外,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程度也能反映该研究的合作水平和研究质量。为了考察40年来国内范长江研究学者间的合作情况,特借助文献分析工具,在Cite Space 5.5 R2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1979 2019年,时间切片为1,节点选择“Author”,阈值设置为TOP 50,使用MST精简网络,最后得到58个节点、7条链接线和密度为0.004 2的研究作者图谱(见图2)。图2中节点为年轮状,节点越大、作者字体越大,说明该作者总体频次越高;节点颜色的深浅表示研究时间变化情况;作者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作者有合作,连线越粗,共现频次越高。由图2可知,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不多,高核心作者多是各自为阵,表明国内范长江研究合作交流不够,没有形成代表性的科研团队,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范长江研究的质量和水平。2.机构合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J]. 文军,刘雨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及文献可视化分析[J]. 岳伟,许元元.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1)
[3]穿越时空的巨变——再看中国西北角[J]. 王艳明,姜伟超,安蓓. 中国民族. 2017(10)
[4]“名记”范长江——近60年国内范长江研究综述[J]. 程蕾. 传播与版权. 2016(04)
[5]协同创新与新型学术共同体的构建[J]. 李路路. 改革. 2016(03)
[6]范长江研究中的不足及其表现[J]. 胡正强. 青年记者. 2013(12)
[7]“CNKI”视域下的范长江研究(2000-2011)及反思[J]. 李晓灵,王晓梅. 当代传播. 2012(04)
[8]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J]. 贾随平. 新闻世界. 2011(01)
[9]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 伍若梅,孔悦凡. 情报资料工作. 2010(01)
[10]范长江的采访思想和实践[J]. 邱沛篁. 新闻界. 1999(06)
本文编号:3605872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2(0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国内范长江研究的25个突显词
1.1979-1999年为起步与宣传阶段。1957年,一篇《高西北第一幅解剖画———读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是CNKI文献中最早记录和研究范长江的文章,更为系统的范长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为服务和满足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队伍空前壮大之需要,国家提倡学习和宣传范长江精神、做范长江式的新闻志士,对范长江的认识和宣传研究也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东辑、冯英子、李松茂、范长城、邱沛篁、蓝鸿文、张宏文、唐非、任嘉尧等老一辈学者分别就范长江的个人成长、通讯作品、新闻实践、新闻精神等方面发表了史实专论(1),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内范长江研究的类型和方向,肯定范长江同志在革命时期的贡献和价值,为发展和争鸣阶段奠定了基础。1999年,正值范长江同志诞辰9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对此阶段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肯定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也对未来范长江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并就范长江研究的不足及如何向纵深方向发展提出了建议。2.1999-2009年为发展与争鸣阶段。进入世纪之交,范长江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发文量呈稳定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宣传和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挖掘范长江新闻思想,分析其作品创作技巧与特色等;二是填补新闻、评论等研究空白,澄清或争鸣某些内容,有助于全面、客观认识范长江这一历史人物;三是将范长江的历史评价、精神品质和新闻工作经验与对媒体从业者和学界产生的影响结合起来,拓宽了研究视域。此外,这一时期的范长江研究还体现在学术活动和座谈会的增多,如2004年,由中国记者协会举办的、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隆重纪念范长江同志95周年诞辰;2009年5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首发式暨蓝鸿文教授80寿辰和从教55年学术研讨会的举行;2009年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群言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纪念范长江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范长江百年诞辰纪念集》首发式”在北京民盟中央礼堂隆重举行等,都掀起了对范长江研究的高潮。
另外,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程度也能反映该研究的合作水平和研究质量。为了考察40年来国内范长江研究学者间的合作情况,特借助文献分析工具,在Cite Space 5.5 R2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1979 2019年,时间切片为1,节点选择“Author”,阈值设置为TOP 50,使用MST精简网络,最后得到58个节点、7条链接线和密度为0.004 2的研究作者图谱(见图2)。图2中节点为年轮状,节点越大、作者字体越大,说明该作者总体频次越高;节点颜色的深浅表示研究时间变化情况;作者之间的连线代表两个作者有合作,连线越粗,共现频次越高。由图2可知,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不多,高核心作者多是各自为阵,表明国内范长江研究合作交流不够,没有形成代表性的科研团队,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范长江研究的质量和水平。2.机构合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J]. 文军,刘雨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及文献可视化分析[J]. 岳伟,许元元.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1)
[3]穿越时空的巨变——再看中国西北角[J]. 王艳明,姜伟超,安蓓. 中国民族. 2017(10)
[4]“名记”范长江——近60年国内范长江研究综述[J]. 程蕾. 传播与版权. 2016(04)
[5]协同创新与新型学术共同体的构建[J]. 李路路. 改革. 2016(03)
[6]范长江研究中的不足及其表现[J]. 胡正强. 青年记者. 2013(12)
[7]“CNKI”视域下的范长江研究(2000-2011)及反思[J]. 李晓灵,王晓梅. 当代传播. 2012(04)
[8]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J]. 贾随平. 新闻世界. 2011(01)
[9]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 伍若梅,孔悦凡. 情报资料工作. 2010(01)
[10]范长江的采访思想和实践[J]. 邱沛篁. 新闻界. 1999(06)
本文编号:3605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60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