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0 13:24
S市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社会精神和提升社会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社会公众精神文明诉求不断提升;再加之社会转型带来的剧烈变动,生活在城市中的公民需要更多可以持续学习的公共空间。为了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大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传播社会公共文化前沿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近几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三馆一站”陆续免费开放,各类文化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预示着我国政府的公共文化效能不断提升。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都市之一,S市当前文化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契机。本文借鉴美国学者史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埃格斯的网络化治理理论对S市公共图书馆的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创造更好的城市阅读空间、繁荣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中,以硕士论文撰写的针对性、创新性、问题意识为指导方针;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内涵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公共图书馆
1.1.2 公共文化
1.1.3 公共文化治理
1.1.4 书香社会
1.2 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内涵
1.2.1 设计网络
1.2.2 连接的纽带
1.2.3 网络与责任困境
1.2.4 网络化治理的能力建设
2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
2.2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存在的问题
2.2.1 员工服务意识较差
2.2.2 运作经费来源较少
2.2.3 公共空间秩序较乱
2.2.4 馆内设备设施较老
3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3.1 工作人员服务观念陈旧
3.1.1 战略性规划意识淡薄
3.1.2 公共性价值导向偏颇
3.1.3 人性化服务理念缺失
3.2 网络化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3.2.1 政府主导作用不通畅
3.2.2 社会参与路径不流畅
3.2.3 公民反馈渠道不顺畅
3.3 公共空间运行机制难以协调
3.3.1 基本法律的保障机制薄弱
3.3.2 风险共担的责任机制缺乏
3.3.3 评价考评的监督机制不全
3.4 馆内网络化建设能力不足
3.4.1 创新工作能力不足
3.4.2 智能工作建设落后
3.4.3 志愿工作服务缺失
4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培育工作人员新型的治理理念
4.1.1 科学战略规划
4.1.2 重塑公共价值
4.1.3 完善人性服务
4.2 构建网络化的服务机制
4.2.1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4.2.2 促进社会的积极参与
4.2.3 畅通公民的渠道反馈
4.3 完善馆内全方位的运行机制
4.3.1 改善法律机制的供给能力
4.3.2 提升责任机制的整合能力
4.3.3 强化监督机制的考评能力
4.4 提升馆内的综合建设能力
4.4.1 创新服务意识的常态化
4.4.2 智慧服务能力的持续化
4.4.3 志愿服务行为的长效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2947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内涵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公共图书馆
1.1.2 公共文化
1.1.3 公共文化治理
1.1.4 书香社会
1.2 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内涵
1.2.1 设计网络
1.2.2 连接的纽带
1.2.3 网络与责任困境
1.2.4 网络化治理的能力建设
2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
2.2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存在的问题
2.2.1 员工服务意识较差
2.2.2 运作经费来源较少
2.2.3 公共空间秩序较乱
2.2.4 馆内设备设施较老
3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3.1 工作人员服务观念陈旧
3.1.1 战略性规划意识淡薄
3.1.2 公共性价值导向偏颇
3.1.3 人性化服务理念缺失
3.2 网络化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3.2.1 政府主导作用不通畅
3.2.2 社会参与路径不流畅
3.2.3 公民反馈渠道不顺畅
3.3 公共空间运行机制难以协调
3.3.1 基本法律的保障机制薄弱
3.3.2 风险共担的责任机制缺乏
3.3.3 评价考评的监督机制不全
3.4 馆内网络化建设能力不足
3.4.1 创新工作能力不足
3.4.2 智能工作建设落后
3.4.3 志愿工作服务缺失
4 S市公共图书馆治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培育工作人员新型的治理理念
4.1.1 科学战略规划
4.1.2 重塑公共价值
4.1.3 完善人性服务
4.2 构建网络化的服务机制
4.2.1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4.2.2 促进社会的积极参与
4.2.3 畅通公民的渠道反馈
4.3 完善馆内全方位的运行机制
4.3.1 改善法律机制的供给能力
4.3.2 提升责任机制的整合能力
4.3.3 强化监督机制的考评能力
4.4 提升馆内的综合建设能力
4.4.1 创新服务意识的常态化
4.4.2 智慧服务能力的持续化
4.4.3 志愿服务行为的长效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2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83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