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信息扶贫视域下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9:02

  本文关键词:信息扶贫视域下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传播 沧源佤族地区 信息扶贫


【摘要】: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新突飞猛进,信息获取手段不断创新,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日益在现代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传播速度的迅捷、传播方式的多样,人们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更好的服务于现实生产生活。但相对于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信息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信息的交流传播,使该地区信息流动的速度减慢,导致传播瓶颈的产生。信息闭塞和信息不灵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薄弱的环节,实施“信息扶贫”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信息扶贫的视角,通过对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环境、方式、现状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当前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获取过程中的主要阻碍因素,了解当地居民的信息需求,力求指出沧源佤族地区完善信息传播系统,实现信息扶贫的有效模式,探讨在如今“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信息传播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将如何在现代信息化建设中圆满的完成其使命,为促进沧源佤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依据,缩小该地区与外界的信息鸿沟。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完善的信息传播系统是实现沧源佤族地区信息扶贫的必要条件。通过改善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环境,不断推进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信息传播途径,并充分发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提高佤族群众地区民众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实现信息扶贫。
【关键词】:信息传播 沧源佤族地区 信息扶贫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59.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1.2.1 佤族研究现状11-13
  • 1.2.2 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对象14-15
  • 1.3.1 内容分析对象14-15
  • 1.3.2 问卷发放对象15
  • 1.3.3 访谈对象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1.5 研究创新点16-17
  • 第2章 信息传播与信息扶贫17-24
  • 2.1 信息传播17-18
  • 2.1.1 信息传播的概念17
  • 2.1.2 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17-18
  • 2.2 信息扶贫18-21
  • 2.2.1 信息扶贫概念及提出18-19
  • 2.2.2 我国信息扶贫工作发展状况19-20
  • 2.2.3 开展信息扶贫的必要性20-21
  • 2.3 信息传播对信息扶贫的影响21-24
  • 第3章 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基本情况调研24-37
  • 3.1 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环境24-27
  • 3.1.1 自然环境及贫困现状24-26
  • 3.1.2 媒介拥有及使用情况26
  • 3.1.3 文化教育现状26-27
  • 3.2 沧源佤族地区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27-32
  • 3.2.1 佤族原始信息传播方式28-31
  • 3.2.2 佤族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31-32
  • 3.3 佤族地区群众信息需求分析32-37
  • 3.3.1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33
  • 3.3.2 信息获取渠道分析33-35
  • 3.3.3 信息需求内容分析35-36
  • 3.3.4 影响信息需求的因素分析36-37
  • 第4章 沧源佤族地区信息扶贫的内外交互运行37-43
  • 4.1 外部信息扶贫37-40
  • 4.1.1 通讯发展助力信息扶贫37-38
  • 4.1.2 现代数字网络推动信息扶贫38-39
  • 4.1.3 农村图书馆强化信息扶贫39-40
  • 4.2 内部信息扶贫40-41
  • 4.3 构建完善的信息传播系统:内外扶贫交互运行41-43
  • 第5章 构建完善的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系统43-50
  • 5.1 构建完善的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系统的对策建议43-47
  • 5.1.1 内外兼顾,改善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环境44
  • 5.1.2 加大投入,完善佤族地区信息传播基础设施44-45
  • 5.1.3 拓宽渠道,丰富佤族地区信息传播途径45-46
  • 5.1.4 整合资源,充分发掘佤族文化资源优势46
  • 5.1.5 转变观念,提升佤族群众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46-47
  • 5.2 构建完善的佤族地区信息传播系统对信息扶贫的意义47-50
  • 结语50-51
  • 附录(一) 沧源佤族地区少数民族信息需求调查问卷51-53
  • 附录(二)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53-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其林,唐丽梅;“科技兴临”是临沧地区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J];云南科技管理;1994年04期

2 姚波;张金华;孙晓琳;;人口偏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向北;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J];云南科技管理;1996年05期

4 边古;《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评介[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6期

5 张落成,,吴楚材;中国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J];科技导报;1995年06期

6 刘天禄,徐明,沈培新,姜务本,李跃洲;深入统筹差异 强化互补共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年04期

7 郎诵真,陈翔宇,冯根耀;军转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5年05期

8 吕铁军;论情报所系统的活力与经营[J];情报杂志;1989年03期

9 李光勤;;我国版权贸易的地区差异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3年09期

10 黄毓芝;诸兵;诸克军;;我国各地区经济产出的演化建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马启忠;王德龙;;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反思[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梁明惠;;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杨再昌;罗应华;;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及其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第二十五章 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8 艾南山;;从横断山谈康藏地区的发展(详细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敖荣军;;劳动力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综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侯绍庄;;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统计局;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和田日报(汉);2012年

2 记者 任红芳 通讯员 董建利;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3 记者王文芳;上半年地区经济增幅保持两位数势头[N];日喀则报(汉);2013年

4 记者 蒋姬;审议加快发展金融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建设生态强地实施意见等事宜[N];山南报(汉);2013年

5 记者 常娜;依托地区比较优势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14年

6 记者 崔昭;上半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N];山南报(汉);2014年

7 记者 任红芳 实习记者 赵荣霞;审议通过六个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议题[N];阿克苏日报(汉);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燕;地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N];和田日报(汉);2014年

9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记者 骆丹 特约记者 李天骄;结构调整或为主因:部分地区经济逆势加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周崇;地区着力培育上市企业[N];阿克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平;中国水资源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模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方悦萌;清朝前期对南方土司地区的法治统治[D];云南大学;2015年

3 顾先问;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吕秋芬;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唐震;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茹玉骢;合约实施效率与中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臧术美;欧盟地区政策改革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晶梅;FDI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邹峻;欧盟地区政策研究: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鑫;试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区域信用体系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后立;中亚地区整合前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恒星;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宇t;环渤海地区现代服务业有效性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5 徐显朝;公元前11-前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马具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郭众;市场获得、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新艳;莆仙地区现存文庙(孔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秀伶;1949-2000新疆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纳森(Bagigah Abdul Nasser);中国FDI对沙哈拉以南非州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钟芳;香港地区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6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626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